刍议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的探索创新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自主择业“。在此过程中,国家从就业的指令者“转变为促进者“,大学生从被分配的客体“转变为自主择业的主体“。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和论文网自由度,同时也对其自身的就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相对不足,从理解就业形势政策。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到强化就业技能技巧,都需要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指导。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专职机构,其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的服务职能,已然成为国家的政策诉求。毕业生的殷切期待以至于高校的自觉要求。由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工作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为例,探讨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关照下的高校就业工作思想理论。体制机制。实践模式的探索创新。
一。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发展:思想的嬗变
在西方心理学语境中,就业指导(VocationalGuidance)是指导者根据心理学中的人职匹配“的理论,对职业选择或决定有困难者进行的帮助活动。持这种观点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霍兰德(Holland),他在1950年后提出了人格与环境相匹配的类型理论“。该理论通过科学地将人格和职业两个方面概括为六个基本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并编制了专业的测试问卷,择业困难者通过问卷测试,即可了解自身的职业人格,确定自己的择业方向。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来说,霍兰德的理论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提供了较为简易可行的就业指导的实践模型。大学生无论是对于自己将要面对的职场,还是将来处于职场中的自我都缺乏必要的认知,由专职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来提供专业的人职匹配“问卷测试及结果分析,可以帮助大学生科学地把握自身的职业定位。
霍兰德理论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职业选择的客观化“倾向,即认为职业选择是由问卷测试所显示的职业人格所客观决定的,而不是个体主动选择的结果,既忽视了个体的个别差异性也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职业指导的专业化“倾向,这里所说的专业化“是指在整个问卷测试与结果分析过程中,指导者具有专业优势。处于主动地位,相对而言,择业困难者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处于被动的地位;第三,职业选择的静态化“倾向,即认为人职匹配“测试结果是一次生成的,一次测试即决定职业方向,忽视了人的职业观念。职业能力。职业选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重视人的主体性。人的动态发展的生涯辅导理论开始兴起。
职业生涯发展(CareerDevelopment)理论代表人物萨帕(Super)认为,生涯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生涯发展乃至生涯辅导方案应该依据个人在一生中各阶段的需求而设计。他将人的职业发展分成一系列生活阶段,即生理和心理成长(growth)阶段。探索(exploration)阶段。建立(establishment)阶段。维持(maintenance)阶段和衰退(decline)阶段。成长阶段的特征是能力。态度。兴趣和自我概念的发展;探索阶段的特征是职业选择的范围缩小,但尚未确定;在建立阶段,通过工作尝试与经验积累而达到稳定;维持阶段的特点是为改善工作职位和状况而不断调整;衰退则是退休后,逐渐减少工作时间。这一理论着眼人的终生职业发展,其特点主要包括:首先,重视职业生涯发展的全程性“,即从终身发展的角度规划人的职业生涯;第二,重视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即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第三,重视职业发展的主体性“,即认识到职业生涯发展是个人主动规划与实践的过程,职业生涯辅导应当针对个人特点开展。
二。从实现就业到职业生涯辅导:体系的重构
不同的就业指导与生涯辅导思想,高校所构建的就业工作体系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就业指导理论,高校就业工作的主体为专职的指导机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要集中在大学四年级针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以人职匹配“成功就业为目标,主要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为认识自我与认识职场,包括职业兴趣。人格。能力测试分析及就业形势及政策的解读;第二模块为强化知识。提升能力,包括公务员考试。教师编制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等各种应试培训班;第三模块为通过模拟应聘锻炼技能技巧,包括简历制作及各种形式的面试技能技巧训练;第四模块为搭建就业平台促进成功就业,包括举办各种形式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见面选择活动。这一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多数高校普遍应用,以人职匹配“实现就业为明确目标的就业体系,便于进行就业工作的目标管理――即实现每年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就业率。签约率的要求。
但其缺陷也逐渐为许多就业指导人员所意识到:首先,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体的就业指导体系,依据客观化的人职匹配“理论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忽视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往往导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其次,集中在大四阶段进行的突击性“就业指导,忽视大学四年作为一个整体的全程性“,从而导致前三年所形成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与大四实际就业当中的岗位要求严重脱节;此外,忽视了就业指导的阶段性“,将就业指导的全部任务集中在大四进行,突击强化求职技能技巧的实践锻炼,就业指导容易沦为应试“指导,对大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少有助益。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高校重构就业指导体系的切入点在于以生为本。全程规划。阶段指导。充分就业。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大学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为例,在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定位凸显以生为本“。个性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具体表述为通过形式多样的平台和载体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向,指导学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帮助和督促学生对规划的执行,促进每位大学生成长成才。
职业生涯规划的组织建设凸显统筹。院系为主。班级为基。师生共建。学工处成立大学生涯规划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监督各二级大学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开展。各二级成立大学生涯规划指导小组“,该小组成员可由校内外专家。二级院长。分管院长等构成;各二级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大学生涯规划指导小组“,小组的成员可由校内外专家。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高年级优秀学生。优秀校友等构成。
生涯规划的具体工作凸显全程性。全面性。专业化。个性化。指导小组的主要工作覆盖大学生涯全程的各个阶段,通过组织讲座。师生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优秀校友报告会。主题班会。各类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活动。个性化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本院系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做出正确引导,给出有效建议,为学生搭建思想交流。社会体验。能力提升的平台,并指导本院系的学生填写大学生涯规划书,定期书写大学生涯规划指导小组关心寄语“。指导学生将大学生涯划分为大一探索期。大二定位期。大三冲刺期。大四扬帆期,各个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目标任务为:
1。探索期:(1)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2)加强英语。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利用图书馆资源,辅助自己的学习,掌握现代职业者所应具备的最基本技能。
2。定位期:(1)考虑未来的毕业方向(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资讯,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2)尝试兼职,并要具有坚持性,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并从不断的总结分析中得到职业的经验。(3)充分利用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调查和研究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和从业要求,认真撰写好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交流研讨,充分了解就业形势,明确发展方向。(4)坚持认真学习不松懈,增强英语口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等级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学习与就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3。冲刺期:(1)目标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初步搜集就业信息上。参与和职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等求职技巧,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如果有机会要积极尝试向已经毕业的校友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2)如果决定考研,要做好复习准备,同时也应该关心就业信息,掌握必要的求职技能,培养自身的从业素质。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IELTS。GRE等应试,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4。扬帆期:(1)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规划的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积极参加各类招聘活动,进行就业应聘,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2)要重视实习机会,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3)提高就业意识,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同时可以通过院系开展的就业指导讲座。就业网站。就业信息专栏以及电子信息屏等渠道,了解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类招聘活动,增大实现就业机会,不做‘等。靠。要’的被动求职者。
三。从突击指导到全程职业辅导:实践的转型
生涯发展理论,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工作实现了从突击指导“到全程辅导“的实践转型。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为例,创新的实践模式主要体现为职业生涯发展“主题下的入学职业教育“(探索期)。职业生涯规划“(定位期)。就业指导课程“(冲刺期)。优质就业服务“(扬帆期)等模块,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各阶段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及资源整合所带来的倍增效应,使得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特色逐步彰显,就业服务臻于优质。
入学职业教育“与职业生涯探索期。新生入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变化,更是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变化,及早树立将来的职业理想,尽快确立当前的学习目标,将职业理想与专业学习很好的结合起来,组织的入学职业教育包括: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通识课程;举办以职业理想为主题入学教育讲座;给新生提供专业的职业兴趣。人格。能力等方面的测试,帮助毕业生了解职业自我,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定位期。职业生涯定位期是学生从相对主观。模糊的职业想象确立为较为合理。清晰的职业理想的关键期。以成长规划书为载体,大学生涯规划指导小组通过了解学生对自身的生涯规划,以一对一“的形式,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职业定位和分阶段的职业规划。在此基础上,辅导导学生有目的的收集目标职业的就业资讯,结合个人实际及专业特点利用课余时间尝试兼职锻炼,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对目标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进行系统化的拓展训练。
就业指导课程“与职业生涯冲刺期。职业生涯冲刺期是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熟悉就业流程与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就业技能技巧的核心期。主要以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程“为载体,组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尤其注重就业政策宣传工作,包括面向基层就业。研究生考试。教师编制考试。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等,在就业模拟实践环节中,要求二级必须做到集体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此外,举办各类的职业技能比赛,在实战中充分演练毕业生的就业技能技巧,包括简历制作大赛“,创业方案设计大赛“等。
优质就业服务“与职业生涯扬帆期。职业生涯扬帆期,主要通过为毕业生提供各类优质的就业服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首先,优化就业平台,与省。市人才市场通力合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优质的双向选择平台,包括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见面会及网上的招聘信息沟通渠道;第二,针对专项就业去向,举办各类公益性质的讲座及培训班,包括大学生村官“考试培训班。教师编制考试培训班。研究生入学考试培训班等。第三,关心学生就业心理状态,调解学生求职心理压力,适时地给予其指导和帮助。第四,及时为毕业生办理就业相关手续,帮助其顺利地实现从学校身份到社会身份的转变。
刍议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的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