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十八大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将创新发展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文网平台。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笔者尝试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课“改革联系起来,探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如何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等这些问题,顺应了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体现了大学精神和契合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一。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

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顺应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新常态亟须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十八大更是将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高校思政课“应顺应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学生为目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课程发展,开创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新境界。

2。体现大学精神和契合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目前,大学对塑造具有健全独立人格和使命担当的人“的意识远远不够,其突出表现为:相当数量的青年学生安于生活在自我“的小天地里,大我“意识淡漠,缺乏先贤家国天下的情怀。这非常值得当下大学警惕和警醒。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民办高职院校,都应坚持弘扬大学的核心精神,即追求真理。完善人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也就是培养学生有社会责任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的意识源自于人的探索精神,这种精神蕴含着一种不畏惧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一种独立判断思考的能力和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的责任担当。在大学期间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思政课“是责无旁贷的。正如强调,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J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高校思政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传播体,应把创新创业教育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品质。法治理念以及改革开放示范典型结合起来,着重培养未来创新创业者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法律修养,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服务。

3。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创新创业教育既回应时代潮流,又契合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因而,谋求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互动,自然成为推动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突破口。思想政治课原有的改革成效还是有限的,教学实效性还不尽如人意。通过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设立创新创业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将课内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思想课“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环节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格局,从而谋求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新高度。新活力。

二。构建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政课“实践模式

通过高校思政课“改革实现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功能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思政课“的理论应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口。动脑,在实践中学会思考。探索真理。认知国情,爱国。爱党。爱人民。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既是全面实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又是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路径。

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本着规范。持续。实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严格组织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思政课“教师应根据创新创业理念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开展主题式的实践教学,努力将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当地企业。社区。乡村相结合,通过课内研讨,课外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等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建立起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构建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政课“实践模式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1。课内翻转“模式

目前,课内实践教学有两种:一种是常规式,即以课堂为主要活动范围,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影片。课堂演讲。辩论。主题活动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实践教学内容。另一种是现在逐步兴起的翻转“课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友娱乐已然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因此,早在2011年秋,全球网络上开始掀起了大规模在线课程的风暴,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型模式。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的思政课“也应时而动,逐步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将一部分理论授课搬至网络,设置翻转课堂,教师在课堂中起到设置问题。组织讨论。问题引导和政治把握的作用,而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线下与线上的课程结合,改变了过去思政课“课堂教师一言堂“,学生参与度不高或是课堂看着热闹实则空洞的状况,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实践模式不仅有效地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解决了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师资短板的问题,而且更好地推动学生理性地思考,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了解中国国情,信仰上和文化上更加地自信,成为一个视野开阔。有思辨能力。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据笔者调研,目前全国很多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已进行了这样的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认可度高。

2。校内课程思政“模式

传统思政课“的校内实践往往与第二课堂结合,由校社科部和校学生处。团委共同搭台,通过听报告。开展全校范围内的主题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各种比赛进行,主要实践途径是通过高校中的德育部门联动组织。2016年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近些年,在校内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方面,部分高校已迈出了创新的步伐,它们在宏观上整体把握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辐射范围,秉持全面思想政治教育。立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主动转变思路,开启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复旦大学开设治国理政“课程,立足综合性大学办学特色,引入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教授为学生授课,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单纯是思想政治“,还包括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现实关怀和国际视野;华东政法大学开设法治中国“课程,依托学校法学见长的办学特色,让法治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法治现状,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让笃行致知,明德崇法“校训精神与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笔者认为,创新学校思想政治课程,要根植学校办学特色和各专业特色,引导。鼓励教师打破思政学科和专业学科藩篱,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相结合,以培养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为目标,共同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通识实践教育,采用流轮式专题“教学创新模式,整合教学内容,设计专题,邀请校内外的行业专家或者是创业新贵来到课堂,让学生直面国情民情,直面社会生活,直面专业前景,直面理论前沿,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全面。更立体。更多元。

3。校外1+N“合作实践教学模式

思政课“校外实践是大学生思想践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通过走进农村。社区。企业。各类教育基地和机构,走访农民。居民。企业家及特殊群体等,了解国情。民情。社情,继承和弘?P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据笔者调研,因为受制于时间。人力和物力等因素,目前,思政课“的校外实践大多依托于学校团委和学生处开展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和党团日活动,而思政课“本身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式地开展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但是因为没有统一组织,学生处于分散状态,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笔者提出构建校外1+N“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师应打破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率先走出校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教材,结合实际,以学校为原点,挖掘周边的教育资源,与多方进行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共同开发设计实践教学主题,带领学生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思想政治教研室在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设计组织开展了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感受绿色发展新理念“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走访学校所在地的明星村,将大学思想政治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当地村党总支和镇团委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美丽乡村示范点,走进蔬菜瓜棚,了解了村办企业的转型,观看了当地乡镇的十三五“规划发展宣传片。学生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也增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活动由学校社科部。校团委。当地镇团委和村党总支共同研究课程内容,设计走访路线,组织志愿者和讲解员,这样的合作使得活动更加接地气“,不仅提高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更好地体现了多方合作共同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三。总结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讲话中深刻阐明了改革创新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在根本动力上深化认识。同时,也鲜明地指出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保证。因此,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高校思政课“的实施应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中点应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处理好一种“关系

正确处理好思政课“和创新创业课的关系,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高校思政课“并不是成为了创新创业课,也不可以取代创新创业课。两者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有相互融合的部分又有差异。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合作。懂得感恩的道德素养,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言放弃的执着态度,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理想抱负,等等,这些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但是创新创业教育偏重培养,提升每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重视培养组织内部创新创业者,更注重于实践和实操,注重对创新创业能力系统性的训练和培养。而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偏重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人格的培养,两种课程的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是有差别的。2。建立好两种“机制

有效地推进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思政课“必须建立和完善两种机制,即改革创新保障机制和全员。全方位育人机制“。

调整后的思政课“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内容,需要调用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应设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切实保证实践活动地有效开展。融入创新创业理念的思政课“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实践,光靠学校的社科部难以完成,因此需要借助校内外的各种力量,搭建多元的平台。社科部要和创业教育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科研产业处等部门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工作中去,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构建全方位。全员育人机制。

例如,?c思政课“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的实验实训室,与各院系合作,共同研发课程,构建多元的思想政治教师团,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最新生产设备。科研成果,同时接纳一部分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与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相结合,组织大学生在校内的创业中心进行创业体验,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科技服务公司。学生超市。学生书亭。学生家教部等实体,让学生在实体中体验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由社科部。团委制订社会实践计划安排,并对学生进行深入宣传,各教学单位加强管理,并指派教师进行指导。活动结束后,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各班进行交流。评比,推选优秀选手参加院系和校级社会实践活动比赛,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教务处为学生设置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对学生符合要求的实践活动计入一定学分;与校外企业。社区。乡村及各类组织相结合,挖掘一切资源,建设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外基地。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学校开展顶岗实习。科技帮扶。爱心支教。专项调查活动等。这些鲜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既拓宽了教育教学途径,又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上一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學机制茬高校的分析【2179字】
下一篇:创新创业背景下應用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研究【2683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