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85
Problemsof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
EducationandC论文网ountermeasures
NINGDu
(Xian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Xian,Shaanxi710121)
AbstractFacedwiththecomplicatedsocialenvironment,currentcollegestudentstherearealsomanyinthementalhealthproblems,ontheonehandandthestudentsthemselvespsychologicalqualitydeficiencyontheotherhandtheatmosphereofsocialenvironmentandteachingenvironmentisalsosomeimpactonstudents,andthereforeforstudentsbuildtheirownsituationandtheenvironmenteffectivelyimprovedtocreateagoodmentalstateofcollegestudents。
Keywords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education;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
心理素质培养关系到人的一生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让个人在困难。辉煌或者挫折面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用积极平和的方式应对生活百变,培养高尚的个人情操和品德。但是在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没有较多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存在一定心理素养的滑坡现象,他们之中有的人过于脆弱。敏感。焦虑,无法让自身得到更加全面积极乐观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复杂的情况下,相关工作的开展又面临着重重困难。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当下国家发展与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优质人才,大学生不仅要在专业能力上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的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在各种问题情况下能够保证积极乐观。进取的心理状况,从而有利于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实人才资源力量,这是大学生成为未来国家栋梁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自身而言,个人的发展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生活的各种困难,保持自身较为健康的心理状况,提升自身生活品质,降低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带来对自身以及家庭。社会的伤害。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学校。社会。学生自身及家庭都需要的教育工作内容,一个学生的背后有着众多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组成,一个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波及的范围和影响并不是仅仅学生个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确定的。甚至,在不良心理状况之下,会造成对社会。对国家的破坏。特别是学生个人能力越大,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更大。因此学校就要想尽办法积极引导学生心理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下社会纷繁复杂,网络发达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信息,但是在这种海量信息之下,其中的负面信息或者不良言论甚至会煽动学生心里滋生不良情绪,比如仇富。仇恨社会,仇恨自身的出身。焦虑。抑郁等,这些都导致学生在生活中无法正确面对生活和对待自己,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甚至自身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集体,甚至社会。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当下大学生中普遍的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问题学生群体,要及时发现并且有效纠正相关问题是相当必要的。
2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资深人员,因此在教育工作上存在缺乏专业性,同时在具体管理和教育中缺乏与时俱进,大部分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教育,没有切实的深入到学生具体情况中,所使用的教育方式也脱离现实需求,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一般情况下多开设实体心理咨询室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方式很敏感,都不愿意接受相关咨询服务,大部分的咨询室也处于形式化状态。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对工作缺乏重视程度,一般工作仅仅局限在对学生心理状况做相关心理测试并且对信息进行存档,但是对于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并没有有效的规划设计,导致心理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疏漏和偏差,无法很好的指导现实工作的开展。许多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测试,都懂得测试的技巧,从而对心理测试内容进行有效的隐瞒,无法将自身现实情况进行有效的展现。从而相关心理测试工作多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适应性。
此外还会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其力度远远低于实际所需,只是部分的选修课程,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没有科学有效的覆盖所有心理情况的类型,从而无法让所有心理状况存在偏差的学生对自身问题得到发现,缺乏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问题的认识和寻求帮助。大部分课程内容都较为模式化,流于形式,在内容上甚至没有注重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感受的关注,导致学生对心理问题更加羞于启齿。整个课程设置上,没有进行有效的课程考核,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当下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中,大多数学生不会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因此在课程学习上没有积极性,走形式,没有让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到实际的学生内心中,从而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表面上在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在实质上却没有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甚至对于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缺乏深入的认识。或者让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呆板的应试教育体系中,让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活力。相关健康教育也倾向于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开展,这种做法也加大了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通过药物干预等康复理念,让心理辅导工作成为心理医生的管理倾向,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内心的自卑感。同时在人力资源上也显得尤为不足,大部分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专业化。足够数量的人力资源,教师队伍素养无法得到高效统一,能力悬殊。甚至其中大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员为兼职,并不是全职进行,在工作的专注性。专业性上都较为缺乏。缺乏对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素养,甚至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与此专业相差甚远的人员加入教育工作队伍,完全无法发挥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对相关心理问题的解决也缺乏专业性,甚至会起到一定反作用,缺乏对心理健康有问题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尊重,对相关学生有一定的忽视态度,无法及时的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无法辨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对两者界限的把控能力较弱。
3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3。1深入贯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节专门的课程设置或者一个心理咨询室所能完成,而是需要对所有教师和学生干部进行相关培训,让整体的教育工作团队有意识的进行心理健康引导。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和学生生活管理中,要细致观察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积极的引导,及时遏止不良心理问题的出现。学生干部要对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及时的了解,并且上报给教师,让教师进行必要的干预措施,并使这些措施发挥其相应的积极性作用。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班级学生干部与教师要注意自身言论,提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对网络或者社会不良煽动性言论的宣扬,同时针对学生有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状况时要及时的用合理的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自身的心理健康引导。这种健康教育理念需要深入到整体的学生教育和生活中,进行慢慢的渗透和纠正。在日常的宣传工作上,也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进行积极的引导,任何活动或者宣传内容都需要以健康积极的内容为准则,注重各种主题内容对学生的引导性。
3。2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规范现有的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心理咨询室和课程。测试工作要做到尊重实际情况,采用较为隐蔽的方式展开,如开展网络虚拟心理咨询室,让学生在保证自身信息一定隐蔽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对学生个人生活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多渠道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羞耻感,让学生正视自身的问题,积极的寻求相关心理辅导人员的支持,积极的进行心理干预。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多吸纳专业人才进入,让心理健康干预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效果和科学化管理。
无论是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发现问题机制上,还是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干预措施执行中,都要保证切实的科学合理性,避免对学生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保证学生的尊严,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积极的让学生离校治疗,必要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休学休养,避免学生由于自身疾病而导致的羞耻感,避免其无法面对现有的同学。而休学处理后要积极的支持学生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对于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学校不可以拒绝其返校要求,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人群有助于学生自身健康状况的发展。但是对于学生返校就学,要安排好其跟班学习,积极处理好其返校学习相关工作安排,避免一些因工作考虑不周对学生返校学习造成的阻碍。特别是很多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而导致的心理问题,那么在返校后的课程安排上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如果可能应该提供更多的学分补充便捷指导,避免其再度因为学习问题而陷入心理困境。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的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隐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监督,不要过于明显的给学生标上心理问题学生的标志,这种标志会导致学生受到来自外在环境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化。应该给予心理问题学生一定空间,给予更多的积极的辅助关爱,但是不要过于特殊化,这样会让学生自身感受到异常感,反而对其心理建设有一定障碍。同时在相关校园活动中,多举办相关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发现自身问题,并且通过有效渠道进行自身心理问题的干预和解决。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