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251-02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法律素质的提升显得特别重要。为真实了解高校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笔者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论文网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等20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调查问卷3000份,回收2640份,有效率100百分号。希望本次调研结果能够为更好地探索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提供第一手资料。
一。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一)法律知识略显不足
调查显示(表1),在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调研中,大学生对义务教育法(73。30百分号)和教育法(60。53百分号)的熟识度相对较高,只有51。21百分号的学生了解高等教育法,39。58百分号的学生了解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但整体的认识水平仅仅停留在名称和部分内容上。
(二)法律意识明显欠缺
调查(图表2)显示,假如你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你是否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有60百分号左右的学生选择会通过维权维护自身权益,其中51。33百分号学生选择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诉,10。64百分号的学生选择向相关司法部门反映,同时也有38。03百分号的学生只会向周围同学倾诉或自认倒霉(27。12百分号),不采取任何行动(10。91百分号)。
(三)法律能力参差不齐
调查(表3)显示,学生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50。42百分号的学生不知道向什么部门反映情况,51。97百分号的同学对维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51。86百分号的同学对维权程序不明确;在使用过维权渠道的学生中,有25。04百分号的学生在反映情况后一直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和解决。
二。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不足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
首先,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的等级制。特权思想根深蒂固,自由和民主在普通人眼中很难实现,限制了人们追求平等的思想。其次,儒家的仁义“思想。中庸的礼德“思想。以德服人“的人治理念已经深深地嵌入人们的头脑中,压抑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权利的意识,同时也阻碍了中国法制化进程。最后,中国传统的人治思想对法律移植产生冲突,虽然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打破了封建法律体系,建立了现代化法治体系,但是传统的人治思想和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法律理念仍起到不小影响,阻碍了现代化法治化建设的进程[1]。
(二)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违法乱纪行为。执法不严现象。贪赃枉法事件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各种违法犯罪的现象,让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受到影响,致使大学生对法的感知。信任和敬畏降低,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实效和同学们对法律的认可度。
(三)高校对法律知识的普及传播投入不足
通过调研,高校进行法律知识宣传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开设法律相关的基础课程;举行法律相关的科普知识讲座;举办法律相关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网络。广播。海报等进行宣传。
调查显示,76百分号的高校较为注重大学生法律知识的科普和宣传,但有14百分号的高校仅通过开设法律课程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还有10百分号的高校没有相应的法律普及途径(见右图)。受学校对大学生法律知识传授的方法和途径所限,同学们很难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部分同学受眼界所限,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法律知识上,单纯地认为学习法律知识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影响法律学习的效果和法律素养的培育。
(四)高校大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扩招以来,部分学生个人素质有所下降,很多学生忽视法律教育,对提高法律素养认识不足。尤其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同学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语。计算机和专业知识上,忽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认为法律知识仅仅是为了考试需要。这种思想影响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效果以及法律素养的培育。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
(一)优化社会环境,提高社会法律意识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涉及社会。家庭等各层面的系统工程,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2]。要大力宣传法律知识,让公众真正意识到当前社会是法治社会“而非人治社会“,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完善对权力的监督监管和制约机制,确保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公正执法,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律情感。要对各类贪赃枉法。违法乱纪行为采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发现一例处理一例,不给违法犯罪留下滋生的土壤。要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网络,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二)浓厚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为普及同学们的法律知识,让更多的同学深入了解法律和法治观念,高校应充分利用多个教育平台和各种新媒体手段,积极开展法律。法治宣传,真正让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和主题报告会对法律知识进行普及。举办同学们感兴趣的法制栏目,让同学们在娱乐中接收法律知识。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指导学生成立各种法律协会。法律社?F,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高法律素养。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法律知识竞赛。法治话题讨论等活动,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治观念,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三)加强高校法律教育的投入力度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教育和法律素养状况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要充分意识到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将法治教育放到与德育。专业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法律课程设置的投入力度。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法律知识及法律素养的培训,努力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让老师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不断充电,使自己具备充足的法律知识,以便达到以身示范,依法执教。依法育人的目的。建立合法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完善优秀人才引进。奖励机制,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设施,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到法律教育中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规范以辅导员为主的兼职法治教师,让辅导员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充分了解学生学法。用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大胆创新,增加法律知识相关课程。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仅仅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所学的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使同学们养成自觉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行为习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必要的法律知识的传授为中介,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高校应立足课堂,将公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相结合,除了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外,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开设多种多样的法律选修课,使法治教育更能体现学校的特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要[3]。
(四)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高校的主体是学生,要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只有让同学们认识到积累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的态度才会摆正,思想觉悟才会得到提高,才会提高他们对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的重视度,必将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素养。要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为培养法律意识打下基础,要增强同学们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形成学法的热情。要在学法的基础上,达到学以致用,让法律成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武器,一旦自己遇到事情,能够合理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高校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路径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