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了解当前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准确把握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发展方向与基本原则,推动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论文网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现阶段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生源急剧扩张,师资力量不足
在舞蹈还是稀缺物品的年代,高校舞蹈教学一般都是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这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收专业上的指导。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学习舞蹈的学生人数在逐年递增。而舞蹈教师的数量增长却远远赶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特别是一些优质教师资源稀缺,这就造成了一种局面:高校舞蹈教学越来越趋向于大班化教学,一个舞蹈教师往往要同时指导几十个乃至上百名学生,教学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二)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低效
在高校舞蹈课堂上,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许多舞蹈教师却忽视了个体差异,一刀切“。一锅端“,这就使个别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越来越低,甚至有可能产生抵触心理。而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无论身体特征。学习基础。人格特征。学习动机等方面都不尽相同的,因而一个模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行不通的。
(三)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缺乏整合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存在重专业技能训练。轻舞蹈理论学习“的倾向,一听到要学理论。考理论,就会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另一方面,有的高校由于历史及师资等原因,也同样存在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间缺乏有机结合,重视理论学习而缺乏科学的技能训练。结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者厚于理而薄于技“或者长于技而弱于理“,没有实现舞蹈课程应有的理实一体化“。
(四)教学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及方法缺乏研究与创新,致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舞蹈的兴趣,甚至形成了厌恶舞蹈课的心理。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更是扼杀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成为老师课堂教学中的附属品,学生的主体地位边缘化,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
二。提升高校舞蹈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重构高校舞蹈艺术课程体系
一定意义上讲,如果舞蹈艺术类课程开设的种类越多,分科越细,越让学生无从选择。应将众多舞蹈课程科学地化整为一,增加课时,减少门类。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可以设一门在内容体系上具有基础性。渐近性。复合性的舞蹈艺术类课程,将此门课程设置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同时要贯彻好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辅助性舞蹈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上,开设一些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社会学。艺术哲学等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培育舞蹈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舞蹈课的学生,在其舞蹈生涯中,文化修养及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规定着其整体艺术素质。专业水平的高低与发展。那种单纯追求技能熟练而忽视文化及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只能培养舞蹈的匠人“,而永远不可能造就优秀的舞蹈人才。兴趣是学好舞蹈的动力和前提,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着力点。在舞蹈教学的开始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成就动机。如果在刚开始的阶段就让学生产生了挫败感,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甚至可能放弃舞蹈的学习。所以教师要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地感受舞蹈的魅力和意义。
(三)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舞蹈教学中,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革,采用一些新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模仿动作和对照练习的有利条件。舞蹈教师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身体构造以及千差万别的内心世界。所以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专业教学时,要面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增加授课的吸引力。
(四)加大师资建设投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面对优质舞蹈教师匮乏这一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师资力量的培养,以及吸引更多的舞蹈专业人才加入到舞蹈教育事业之中。一是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攻读学位和进修),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通过岗位实践培养,加强对青年教师指导的力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广大青年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快成才。三是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