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7)07-0046-03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导“,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具有把握方向。履行责任。服务过程。凝论文网聚合力。保障落实等重要作用。[1]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化。低龄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工作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剖析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下高校研究生整体素质普遍较高,但个体差异较大,相比本科生而言,研究生具有科研任务较繁重。思想观念较多元。人员流动性较强。学习生活相对分散。集体意识相对薄弱。网络交流更频繁。心理问题较突出。导师负责制等特点,研究生的成长也呈现出阶段性。复杂性与过程性等规律。

成长的阶段性规律:研究生的成长可分为努力学习知识和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的资源积累期;磨练品格。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资本整合期;形成一定的科研和实践成果的开拓创新期;继续深造或求职创业的总结收获期四个阶段。[2]随着年龄增长,研究生在学业就业。人际状况。婚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压力也会日渐突出。因此,不同阶段的研究生在人格。心理发育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目标应有针对性。

成长的复杂性规律:每个人的品格。知识。能力有高低之分,其思想理念。目标追求。发展潜力和努力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加上入学之后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管理属性等因素导致研究生呈现出个体多样性。思想独立性。动机多元性与发展差异性等特点,研究生群体构成的多样性决定了党建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因此,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方法需要因时而进。

成长的过程性规律:研究生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其培育需经历一个不断学习与积累。适应与成长。钻研与创新的过程;作为优秀后备军,其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内化于心深学习。外化于行见成效的过程。因此,加强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在贯穿。结合。融入“和宣传。教育。引导“上下功夫。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在党建工作体系与研究生培养体系。党支部组织架构与教育管理模式,以及党员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直接造成研究生党建工作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一)党建工作体系与研究生培养体系尚需磨合。高校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学术水平。业务能力都有明确标准和要求,但对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管理规定。指导思想。整体规划和工作目标不太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党建地位弱化,重学术轻党建的思想普遍存在;导师作用淡化,党建与业务的互补性没有被充分认识;考评制度未健全,重科研成果轻思想品格缺乏科学性。[3]

(二)支部组织架构体系和教育管理模式有待创新。当前大多数研究生党支部能针对现实问题。结合党员需求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研究生群体流动性对党支部组织架构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提出挑战;研究生学习生活方式分散化给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规范开展带来实际困难;研究生学制较短与党员培养发展长期性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毕业时未能按期转正;部分毕业生党员因各种原因,其党组织关系未能及时落实甚至无处可落,造成毕业生流动党员遗留问题不断显现。[4]

(三)研究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制度仍需完善。研究生在生源。年龄。社会阅历和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多样化,使其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特点,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入党动机和价值理念趋向多元。当前,高校入党教育对研究生入党动机和思想总体把握不够;对党员教育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党员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教育内容缺乏连贯性和现实性,教育形式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等。[5]

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要结合研究生群体特征和成长规律,把握研究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着力从以下四方面力求突破。

(一)理念协同以强化研究生党建主体责任。高校作为研究生党建工作主体,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形成目标一致。协同发展的理念。一是强化主体意识,完善学校党委主导。党委主体。?h支部主心骨。党员主人翁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努力营造院系党建。行政。学术等不同群体协同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凝聚育人共识,从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于学生“角度出发,注重学术研究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并双效促进,即把科研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科研能手,把党员科研能手培养成支部骨干“。[6]三是坚持共同学习,把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将学术文化“的厚度与党建思想文化“的高度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

(二)机制创新以提高研究生党建工作精细化水平。构建四化“研究生党建工作新机制,要做到四化“:

一是组织架构完善化。结合研究生党员特点,探索依托学科组。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和学生公寓。社区。社团组织等建立党支部;围绕师生榜样建立支部,如建立大师+支部“模式,在研究所设置教师+学生“师生联合党支部等,保障党组织在研究生中的全覆盖。

二是党建工作项目化。结合研究生学习。科研和工作实际设立诸如时政讲坛“科研竞赛“读书活动“助困帮扶“等党建项目,通过具体的项目运作来锻炼和提高研究生党员素养和党性修养,丰富党建工作内容。三是服务群众制度化。建立健全党员服务责任制和承诺制,如给学生发放研究生党员工作联系卡“,将学生党员的个人信息。组织生活。学习科研。先进事迹和群众意见融为一体,通过这张暖心。走心。可心“的工作卡片,畅通党员群众联系渠道,实现党内建设到党群建设的纵向延伸。

四是考核评价科学化。首先,定期开展评议和考核,建立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支部评议。总支考评。党委总评的立体考核机制,定性分析与定量考评相结合,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研究生党员特点,定期修订和完善相关考核指标。其次,评价内容要突出党性修养。组织纪律。学习态度。创新意识“,还要注重科研产出质量。团队精神养成;评价主体上更注重导师的综合评价,发挥导师对研究生党员思想和行为的塑造。再次,将考评结果及整改措施报告,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当形式向党员和群众公示,形成民主监督长效机制。第四,通过定期考评表彰优秀,增强党员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队伍建设以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研究生党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研究生党建科学化水平,把握研究生党员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构建针对性。实效性。特色性强的常态化教育机制。

一是通力协作,重点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充分调动并整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教务。支部等多方资源,重视导师教书育人作用。首先,建立。健全导师教育督导及审核鉴定制度,通过课堂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的深度访谈,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在入党。奖学金评定等工作中,征求尊重导师意见,使导师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引导者。责任人。其次,实施研究生党支部导师制,选派年富力强。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的党员导师担任研究生党支部指导教师,加强支部建设。再次,设立导师党建论坛,邀请德高望重的党员导师与研究生党员。积极分子,就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等论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

二是分层教育,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科学体系。研究生党员整体素质较高。能力较强,但由于个体差异。角色定位和职务分工有差别,需要进一步厘清层次,探索构建科学规范的教育培训体系。以教育对象为基准,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党支部委员。党支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育;针对教育对象不同阶段的思想特征和教育培训的具体要求,从教育内容入手,遵循由低到高的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育逻辑,制定不同层级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考评激励机制,着力在加强学风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增强培训实效上下功夫,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适应新时期研究生党员永葆先进的要求。[7]

三是协同融合,整体推进党建思政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促进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的融合,要求党建工作队伍。学生工作队伍。学术科研团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较强的协同创新意识,彼此融合相互兼任:思政理论学习的学术性与专业学术探索的思想性有机统一,思想观念与行为举止取得一致,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生活实际不分离,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较好地融入研究生课程学习。学术科研。活动实践。工作生活等各个环节。

(四)载体拓展以激发研究生党建工作活力。丰富的党建载体可以拉进研究生与党组织之间的距离,激发研究生党建工作活力。

一是进一步挖潜运用原有的载体。首先突出组织载体优势,加强整合学生党支部和群团组织资源,充分发挥研究生会。共青团和社团组织的作用,在研究生党支部队伍建设中形成合力;其次挖掘文化载体内涵,通过举办研究生学术文化节,营造科学严谨。自由平等。开放活跃。勇于创新的校园学术氛围,倡导对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科学研究与理论探讨,促进党建工作健康发展。再次,改进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党课。党校学习管理办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二是整合优化可利用的载体资源。从党建工作实践看,组织。制度。队伍。活动。创建。考核均可作为党建工作载体。根据研究生党建工作目标要求,以科学。效率。动态。优化为原则,整合不同载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合力激发基层活力。如以支部共建“为载体,以专业实践为中心,分别搭建研究生支部与本科生支部。与教师支部。与校外支部三个共建平台,形成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砥砺品格。朋辈相携。为人师表的新型育人机制,不仅有利于整合资源激发研究生党支部活力,而且有利于结合研究生专业优势,服务发展大局。

三是探索三微一网“载体新发展。首先,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作,即时。便捷地发布党建信息,传播党的知识。理论和个人感悟,作为两会一课“的有效补充。其次,建立微信群。微博交流平台,鼓励研究生之间。研究生和党务工作者之间互相关注,便于掌握学生动态,了解舆论导向,帮助研究生成长与发展。再次,创设微党课“模式,在创新党课形式内容。布点党课学习阵地。挖掘高校党课资源三方面有所突破。第四,成立网络党支部“,结合研究生党员思想活跃。熟悉网络以及流动性增加等特点,建立流动党员网络党支部“,为流动党员(国外党员。口袋“党员等)搭建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整体构建起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入学前到毕业后,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网络党建教育互动空间,全面掌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路径探析

上一篇: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3918字】
下一篇: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三大现实问题及對策【2211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安康汉江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