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群体的日益壮大,是国家教育稳步发展的标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就业升学压力的进一步加剧,很多学生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有的学生可以自己化解,有的学生需要外界的支持与帮助。高校?o导员在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占论文网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创新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寻求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工作开展的新方向。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缺乏进取心。很多大学生步入大学之后,将大学视为安乐窝,无心学习,浑浑噩噩度过每一天,缺乏进取的态度。
2。人际沟通存在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反映在人际沟通领域主要表现为与室友的矛盾,与集体的不合,这是由于生源的广阔性决定的。
3。恋爱与学习的矛盾。大学生的主业在于学习,如何平衡恋爱与学习的问题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很多学生在恋爱中存在极端性,常常因为恋爱忽视了学业。与同学的交往等等。
4。就业与升学的压力。外界竞争的日益激烈给许多求职的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担忧毕业之后的去向问题,尤其是那些平时荒废时间,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在就业与升学方面的压力更大,迷茫感与焦虑感加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不正确的择业观。职业无好坏之分,每个行业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很多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认识程度不够,在就业选择方面好高骛远。
2。评价机制单一。人的发展是多元的,许多大学生面临的压力问题实际上在于选拔机制的单一与刻板,以分数作为准入门槛,忽视了学生的个人能力。
3。价值体系处于初建期。大学生生理年龄虽然早已成人,但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中,思想还不够成熟,对于社会许多问题的看法不够全面,存在偏激之处。另一方面,大学生试图以成年人的方式与外界对话,忽视了自身的缺陷,在处理具体的问题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变通能力。
4。以自我为中心。独生子女的通病在于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这就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容易与他人产生摩擦。碰撞,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自私。自利的特点,不利于集体团结,易造成矛盾。
三。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的设置在高校中具有中介与桥梁的作用,有利于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导师,学习生活中的督促者,心理辅导的朋友。高校辅导员虽然不是专业的心理健康专业辅导人员,却具有比专业人士更为优势的条件。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解每位同学的性格。家庭等特点,在交流沟通方面更为容易,学生愿意与其倾诉。除此之外,辅导员大多数较为年轻,与学生不存在代际感,能以学长或学姐的身份进行开导,更有亲切感。因此,辅导员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尽早帮助学生疏解问题,防患于未然,将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四。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新的时代发展为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将创新应用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高校辅导员应首要考虑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措施。
1。重视集体的作用。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往往很大,有时很难兼顾到个人,由此,建立班级学生心理档案是相当具有可行性的措施。通过具体的心理测评结果,摸清学生心理健康的大致情况,第一时间找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沟通,通过班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2。设置心理联络员。辅导员毕竟是老师,有些学生不愿意与老师沟通,喜欢与同学倾诉,心理联络员可以充当这一角色。构建学生与辅导员交流的桥梁,及时。准确的向辅导员反映问题,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3。现代化心理辅导方式的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本来就是多元互动的过程,与传统的课堂讲授知识不同,辅导员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在网络等公共平台为学生提供联系方式,通过公共媒介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案例,使心理健康教育变得生动可感。除此之外,辅导员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适当补充心理学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解答困惑,不辜负学生的期望。
4。适当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心理的健康离不开体能的强健,更离不开集体的作用。素拓训练是一项极为有效的针对性训练,有利于在学生群体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增进集体感情,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5。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很多学生在面对心理危机时胆怯。羞愧,这源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正确的认识。在高校中开设专门的课程有利于扭转这一错误看法,变革人们的观念。
论创新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