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180-02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的关键问题,其建设标准。路径。优化策略等问题也得到了诸多关注。若要厘清则论文网需要明确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当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外环境以及辅导员专业队伍型构所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
专业化是一个建设过程,是指某种职业由普通职业发展为长期稳定职业的过程。辅导员专业化的实质是辅导员就自身工作不断打造。专业全面的过程。具体操作中对辅导员进行专业的管理和培养需依托专门机构和终身专业训练体系进行。最终,辅导员自身能够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全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
笔者认为,辅导员专业化标准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有奉献精神,乐于为高校学生服务。能够深刻理解并掌握有关辅导员职业的道德规范,同时能够以身作则,成为高校学生行动规范上的榜样;第二,拥有稳定的队伍。队伍内所有成员接受过系统的职业能力培训,且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第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理论实践知识与水平是辅导员专业化的现实要求,不断学习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辅导员专业化的思想基础;第四,善于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理论研究。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念,总结分析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归纳出自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第五,职业成就感不断积累。随着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对辅导员专业化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逐步成为专家级权威。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职业认同与社会支持的缺失
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来看,职业培训和理论传输的环节并未缺失,只是在步骤上较为滞后且缺乏抽象化。概括化。系统化和制度化。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和归属感一般在入职之后逐步获得,而工作所需的教育学(包括政治学)。法学。教育评估学。逻辑学。教育史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现代管理学等理论知识也仅在入职培训中快餐式地零散分布。总结地来看,无论是职业技能还是理论知识,当下辅导员群体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在于无。而在于乱,因为就整体而言,它们的在场是反社会学习论基本规律。是不符合认知主义基本原则的。
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能力的习得一般有两种路径:一是职前专业化教育与职后补偿式训练的配套,二是经验式实践的一以贯之。前者存在理论传输与技能教授的前见,职业实践内容的主要功能并非在于能力养成,而是抽象理论的具体化与实践化,这种进路能够促使理论联系实践的闭环形成,使从业者的职业规划和工作规程具有科学性。专业性与理论性,使辅导员工作变得有理。有力。有节。但后者因缺乏理论支撑,而具有耗时长。偏差大。速率低。碎片化的弊端,也就是说,缺乏巨人的肩膀。缺少理论的提升,忽略理论前见的实践出真知必将困难重重。遗憾的是,现今辅导员获得职业技能的途径一般更偏重于后者,如何改善现状,将成为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核心研究领域。
(二)机遇: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概要设计与实践纲要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出台与实施必然标志着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买入了新的篇章,处于历史机遇期。文件阐释了职业能力的概念,并提出了职业群体建设与职业身份认同的纲领与路径,为我们指明了建设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努力方向。我们可以从图式理论的角度解读这一政策文件的指导意义:通过职业能力建设填充职业认知图式,从主我角度解构图式为身份认同纽带,从客我角度解构图式为社会评价体系与社会期待范畴,主客相合的完整图式又经历了专业选择―理论提升与职业培养―职业对接与角色维续―技能运用与归属感析取―经验累积与二度理论提升―反哺理论传播与职业训练的演变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分化出独立的辅导员职业教育群体。辅导员队伍建设与职业技能理论研讨的学术共同体。接受辅导员专业技能训练与学术规训的学徒群体以及作为经验来源与理论观照对象的辅导员从业者群体。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过程中暴露的不足
高校辅导员如果想要向着职业化。专业化迈进就必然离不开以下四点:一是岗位建设拥有较好的未来前景,前景比较稳定;二是行业内构建起覆盖全面。健全稳定的职业发展组织体系;三是建立固定的学术交流阵地,为辅导员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的技能培训;四是坚持重视加强辅导员这一职位的社会地位建设以及社会认可度建设。以其优良的社会认知度以及社会声誉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由于上述要素的构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或缺失,当前的辅导员队伍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社会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却在日益增长,要解决这二者之间的矛盾,以下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从业期不稳定
现如今,大部分高校中辅导员以中青年为主,由于其社会年龄及阅历限制,大多数辅导员的工作年限较短,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就是辅导员队伍难以保持工作的稳定度,以及学生工作的连贯性。究其本质原因,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有一部分辅导员对于学生工作的认知存在偏差,对于这一工作的责任心以及热情不足,他们以辅导员工作为跳板,积攒工作经验及条件以备随时跳到其他职位。中青年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能够充分发挥其精力充沛。创新精神强等有利条件。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中青年辅导员的工作年限不足,导致其缺乏一定的工作阅历及经验,不能全面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某些工作上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选拔有一部分依赖于从本高校挑选综合素质过硬,学习成绩突出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与其他人相比,他们确实学习能力比较突出,但是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积累,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教育管理科学的学习处于真空状态。这就导致这类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力不从心,面对学生出现突发状况会因科学管理知识和思政教育手段的缺乏,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影响他们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加之当前高校拥有高级职称的辅导员大量缺乏,骨干力量?橹星嗄杲淌Γ?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高质量的教育经验难以普及到全部辅导员队伍中,而低质量的教育经验及工作方法不断循环,这对于高校辅导员的互相学习以及内部帮带是非常有害的。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实践方法
(一)建设辅导员培训互助交流会,增加队伍的专业化素养
随着当今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现今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也应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应是一支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业务精通,高度自律,作风优良;丰富的政教工作经验以及大量相关知识学习经历;注重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功底,组织建设能力以及洞察力和调研能力提升;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储备,了解法学。教育评估学。逻辑学。教育史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多学科的高水平优质队伍。
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创建辅导员培训沙龙,设置的沙龙内容要多元化。丰富化。内涵化。沙龙中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外界授课外,还应加强沙龙的自身学习氛围,使辅导员沙龙成为开拓创新的场所,理论学习的乐园。方法知识的阵地,使辅导员队伍在拓展工作视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辅导员培训标准化,加强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作为高校学生思政建设的实施者,高校辅导员队伍奋战在思政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只有将辅导员的职业专业化。职业化,明确辅导员职业的晋升通道,才能够有效增强该岗位的吸引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稳步推进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建设,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校对于辅导员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复合型人才。作为高校辅导员,既能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能将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便于开展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同时在开展党建活动。社团活动。社会调研。心理疏导。时政教育等工作时卓有成效,能够独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在课程设置上要以辅导员工作所需要的心理学。哲学。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为中心,发散式培养,在实践能力方面更要加强培养。针对学科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引进,在重视与学科相关的人才引进的同时,也要将高校中已经具备大量教育经验,实践能力的党务人员和优秀辅导员加入到队伍中,丰富学科建设,使辅导员课程化指导更加科学,不断推进队伍的职业化发展。
(三)健全辅导员管理机制,搭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平台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辅导员的学习研修基地建设,在所属地域,该基地具有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培训,入职岗前培训以及日常经验交流及培训等职能。高校辅导员在基地内能够接受系统培训,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和心理学及就业指导。学生管理等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就当前国内高校辅导员的交流学习模式而言,应增加国际国内的进修考察机会,拓展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加深其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论认知,促使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