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思考
为响应2005年教育部1号文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实施学分制又一次被推向热潮,2007年教育部2号文中再次提出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论文网分制已成为推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民办高校应实行怎样的教学管理制度,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和模式。在一开始,为求稳妥,几乎无一例外地借鉴了公办高校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经验和做法。而学分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实际上并不满足于跟在公办高校后面亦步亦趋的民办高校而言,有着更为强烈的吸引力,他们乐意和公办高校一起,并肩探索学分制在的成长之路。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作为一所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院校,今年欲开始实习学分制,学分制是对传统学年制的一种根本性改革,约束学分制实施的原因涉及到诸多因素。推行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社会外部条件外,更多的是受限于学校的内部条件,尤其是民办高校。
一。学分制的内涵
学分制是19世纪后期在美国诞生的,它以最早产生于德国的选课制为基础,又吸收了英国的导师制。可见学分制是世界高等教育融合和发展的成果。一百年来,它不断被争议着,又不断被追捧着,显示出了强盛的生命力,因为在其内涵中囊括了大学教育的最基本特性_选择性和自由性,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教学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和突破口。
学分制是对传统学年制的一种根本性改革,它与学年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学年制的特征主要反映在规定学习年限和统一的必修课数量以及强调对教学过程和目标的集中统一管理上,而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学习量的计算单位,以学分和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学习成效的标准,实行弹性学制,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以取得所选课程的总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采用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过程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一种教学制度。学分制不再以同一种僵硬的模式来培养学生,而是充分承认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包括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时间等,体现了学习自由的思想。
二。制约学分制发展的内部因素
1。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制约。学分制的实施打破以往学年制下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推行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是传统的教学理念。管理行为和管理手段无法完全适应的。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某种程度上沿袭着一些以前公办高校的老做法,如果实施完全学分制,由于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人手等原因,使得很多教学工作很被动。但相比其它管理工作,教材管理工作受学分制的影响最大。学年制下教材管理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只要管理部门按照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征订教材保证课前到书,基本上算是完成岗位职责了。但随着学分制的推广,这种类似与大锅饭“的教材征订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相同专业。班级的学生,选修的课程各有不同,很有可能全班没有一个同学下学期修的科目是一致的,再加上选课后因选课人数等客观原因,出现临时退选。补选等现象,这些都给教材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可预见性。所以很多实行学分制的学校教材管理部门疲于应付随时出现的教材短缺等现象,这也让合作书商叫苦不迭。
2。生源特征的制约。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根本也是学分制的重要内涵。从学生的个人发展考虑,学分制为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但却出现了少数学生盲目选择或放任自流的情况。从目前国家招生制度安排的情况来看,民办高校的招生批次均处于后面,形成了特有的生源特征:基础相对较差且程度参差不齐严重。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实行学分制过程中,学生约束力差,往往会利用选课制所给予的一定自由度,就易避难,直接将学分作为学习的目标与任务,凑学分的现象严重。
3。师资质量的制约。教学实施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教师,因此师资是决定能否成功实施学分制的重要保障。首先,学校要有足够的师资量“来满足学分制要求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而现在尤其是在民办高校中教师资源是严重缺乏,外聘教师人数可能都大于专任教师。其次,开出的选修课要有一定的质量来吸引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素质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民办高校中专任教师一般都比较年轻化,教学经验尚在积累当中,外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均比较高,但他们一般在自己学校都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所以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兼职学校中来。如此这般,民办高校要想开出比较丰富的高质量选修课,目前只能是虚无缥缈的。
4。收费模式单一性的制约。在高等教育尚属于非义务性教育范畴,需要学生自筹经费上学。现在各高校采取的还是学年收费制度,包括民办高校,收费标准主要由该学校所在省级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地区经济。人均收入和学校办学层次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来的。如果实行学分制的话,这种收费模式肯定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在民办高校学费比较高,对选课少和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有失公平。如果实行刚性的四学年制,强调学习时间的不间断性,学生可能由于无法连续支付学费而被迫放弃学业。
三。改进办法
1。建立高效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学分制能否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两支队伍的建设上,即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立一支精悍高效的管理队伍是民办高校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也是推行学分制的关键。在管理过程中积极推行岗位责任制,真正做到优胜劣汰,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积极进取意识。
2。实行导师制。民办高校要发挥好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督促作用,建立导师制是条有效途径。导师可以对学生的课程与专业选择。学习方法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等做出指导。由于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结构不尽了解,学习主动性较差,所以学校有必要配备一支专业的导师队伍,将教学过程逐渐变为导学过程,将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导师完整准确地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结构以及各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注意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弄清各课程之间的先修后继关系,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学习和发展计划,杜绝为了捞取学分才选修某些课程的现象。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缓解教师资源的压力,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加强校际合作,互聘。联聘教师,鼓励学生跨校选课,互相承认学分,共享教师和教育资源。要求教师切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还要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尽量为青年教师提供崭露头角。显示才华的机会,使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
4。实行学分制收费。按照学生实际选课数量,按学分为单位收取学生的学费,实行这一收费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换算每学分的定价。学分制收费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安排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经济承受能力选好课,提高学校的教育资源利用率。从学习者进行教育投资的角度看,如果可以节约学习时间,提前完成学业,将意味着更早获得经济利益,并实现教育投资的效用更大化。学习时间的节约将为学生节省一大笔费用。在学分制环境下,学分可以累积和保留,学生可通过先工作再学习或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获得经济支付能力后,一直坚持到学分修满为止毕业。在面临能否把握学习机会的选择时,学分制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它通过学习者可以自主掌握学习时间。增强支付能力而使其获得高等教育服务的效用。
民办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