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国库支付管理中资金结算安全问题与对策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湖南省属高校的执行现状
自2000年开始,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纳入试点范围,并且逐渐将其运用到各个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湖南省7家单位(包括5所高校)试点论文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湖南省事业单位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目前,湖南各省属高校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范畴,国库支付管理已经进入严格控制阶段。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湖南省高校的财务工作逐步实现了从原有的财政资金传统拨付管理到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的过渡。通过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宣传和具体实施,大部分高校教职工已经了解并接受了这种新型的财政管理模式,公务卡的使用已经基本普及;对单位银行帐户进行了全面清理,基本取消自设的银行帐户;高校内各部门之间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流程,相关软硬件配套设施也已基本配置。湖南省高校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系列资金结算安全问题。
二。资金结算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执行缺乏真实性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实行以后,财政资金的拨付由直接下拨转变为财政直接支付及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高校使用资金需根据用款计划按进度支出,而年度财务预算是用款计划的编制依据,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决定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以湖南某省属高校为例,其预算的编制方法以零基预算为基础,结合滚动预算与定额预算进行,过度依赖上年度的收支基数,未考虑到上年度的不合理支出和本年度的突发事件,造成实际资金需求与预算的差距。其次,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预算没有具体到项目或用款单位,以至支付款项时没有详细预算可依。再次,高校的上年度结转指标下达不及时,同时用款额度需要依据预算编制的进度申请,而预算编制的用款进度与实际资金使用进度有一定差异,造成单位用款不能完全按照用途支取。从而导致预算单位出现套用资金的现象,影响了财政指标的正常使用,预算不能监督财政资金的运作,进一步产生资金结算安全风险。
(二)授权支付管理缺乏严谨性
授权支付包括现金支付和转账支付(包括公务卡结算)两种形式,主要用以支付分散性的购买支出和零星开支等。但授权支付方式在湖南高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相对偏弱,在管理上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授权支付的用款额度申请没有设置具体的比例,大部分指标没有规定使用方式,导致授权支付额度在预算资金中所占份额偏大。由于授权支付的审核环节对10万元以下小额支付的监管力度不够,忽略对收款单位信息的预警,预算单位预留的实有资金账户暂未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监管,一些高校中存在将财政资金从零余额账户向自设实有资金账户擅自划转的现象,影响了对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
2。授权支付指标的使用具有随意性。部分高校采用授权支付方式时,经济业务实际支出与预算指标核算内容不符,例如在劳务费“预算指标里列支邮电费。考察费,或在差旅费“预算指标中列支办公费。招待费等,未按照预算指标用途安排支出,影响了对财政资金的准确核算。
3。现金提取缺少约束力。财政部门和代理银行未严格设置取现额度,一些高校存在随意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的现象,现金提取业务集中操作时,金额甚至达到几十万元。上百万元,导致预算单位现金的使用情况无法得到有效监控,从而容易引发资金结算安全问题。
4。公务卡使用缺乏规范性。随着公务卡在高校的大力推行,公务卡的使用已经得到广大教职工的认可,以湖南某省属高校为例,全校教职工2000多人,已办理公务卡的达1800多人,并实现了90百分号以上的使用率。但由于目前公务卡报销时还不能实现国库支付系统与预算单位财务软件的直接对接,公务卡支付信息不能共享,公务卡报销需在国库支付系统中手工录入金额。收款人等信息,增加了信息录入差错率和资金支付风险。同时,由于公务卡允许使用公务卡进行个人消费业务,因此无法实现公务和个人消费的完全隔离,在湖南省各高校还没有真正实行刷卡消费与国库支付系统信息的匹配,无可避免的留下漏洞,从而导致公私混淆,易造成财政资金的流失风险。
(三)国库支付系统缺乏实用性
国库支付系统作为一种新型信息技术工具,在湖南高校已经历了一次更新升级,目前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支付系统的使用对象是各个行业的预算单位,不可避免的忽略了高校作为特殊群体的具体需求,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1。核算科目设计不够合理。以湖南某省属高校为例,如教材费。科研协作费。考试报名费。联合办学费“等经济业务难以找到匹配的具体核算科目,而某些核算科目如取暖费。被装购置费“等在高校核算中形同虚设。2。授权支付只能向代理银行送达纸质支付指令,不能采用电子数据传输,增加了授权支付凭证在输送过程中的安全风险。3。直接支付审批资料传送不方便,系统查询功能不健全,额度明细表。审核状态等查询功能有待完善。4。系统对账功能不完善,预算单位无法与财政管理部门及时核对预算资金支出情况,尤其是跨年度退单,不能有效查询退单的具体来源,导致较为严重的资金结算安全隐患。
三。解决资金结算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编制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力
预算单位应严格参照预算法的规定,细化预算编制工作,增强预算指标约束力,加大预算执行的力度。1。高校编制资金预算时,设立部门多级预算编制,对预算内外收支进行综合预算,根据具体项目按定额编制预算,明确全部财政资金的用款进度,建立科学。准确的预算编制体系。2。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财政和非财政两种性质的资金来源,确定各类指标的实际支付方式;对经常性支出适度从紧,重点跟踪经费开支大户;杜绝无预算和超预算的经费开支,充分发挥预算的调控作用。3。建全单位预算的跟踪。评价制度。建立资金预算的考评和激励机制,学校各部门应积极落实资金预算计划,并及时跟踪。汇报预算执行实际情况,将预算执行力度作为工作考评重要指标,以维护单位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二)确立支付体系,健全内控制度
1。梳理支付主体关系,明确部门职责。国库集中支付制定下的资金支付涉及到预算单位。财政管理部门。代理银行三个主体。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中,财政部门应提高财政拨款。审批透明度,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实时“监督;预算单位应严格执行支付环节的各项规定;代理银行应按安全。及时。准确的原则完成资金清算业务;健全资金结算各主体之间相互制约和外部监督的管理制度,以有效的防患国库资金结算风险。
2。制定资金支付流程,强化内控制度。高校应制定包括资金预算。额度申请。计划下达。支付申请。审核清算的支付流程,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执行印鉴分管,及时实施资金对账,制定监督检查制度,以保证资金结算安全。
3。健全公务卡使用条例,规范报销程序。在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时,应明确规定公务卡报销范围,加大对刷卡消费报销单据的审查,完成单位财务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的对接,实现公务卡刷卡信息与报帐信息的比对,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公务卡的公私分明“。
4。提升授权支付管理,建立监督机制。为确保高校授权支付方式能安全高效的运行,财政部门应根据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总额拟定授权支付方式申请额度的比例,对授权支付的用款计划进行严格审核,明确指标核算的具体使用范围,并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加大对预算单位通过授权支付提取现金的审核力度,对资金使用的各环节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以规避财政资金流失风险。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系统优化升级
网络信息系统是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内部信息的交换平台,稳定。高效的网络支付系统就是保证国库资金安全。及时支付的有力支撑。为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全方位。多领域的改革趋势,网络支付系统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1。整合软件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需逐步实现与预算单位财务系统。非税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的对接,完成信息数据共享,为集中支付资金结算提供基础资源,以减少重复操作工作量,降低录入差错的资金风险。
2。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软件功能。针对软件设置和系统实际操作问题,如预算单位需根据其特殊性自行选择相应的核算科目,增设审核资料的电子附件传输功能,健全数据查询及对账功能等,组织技术人员修改和完善;设立网上公共交流平台,以便更好的了解有关通知和及时解决支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增强网络稳定性,维护支付运营环境。定期对网络光纤线路进行全面检测,切实提高网络系统防护能力,在数据传输时,使用软加密“技术,充分利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防范病毒的攻击和非法入侵,配置国库集中支付专用电脑,真正做到专机专用,设置电脑用户密码。系统密码,确保资金网络信息安全。
四。结语
总之,结合现状,针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健全制度配套的软硬件设备,防患财政资金结算安全风险,更有利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而保障市场经济体制快速稳定的发展。
浅谈高校国库支付管理中资金结算安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