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6)06-0041-04

2015年11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发布,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内论文网部治理结构的优化方向,为创建双一流“大学提供制度保障。此后,教育部牵头完成了相关落实文件,部分高校也相继完成了大学章程的制定和审批。这些文件及精神从国家不同层面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思路。在此背景下,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机关作为服务领导决策。承担行政职能的机构必须加快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自觉成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推动者。与此相适应,高校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快自身角色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在合理运用各自职位权力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换言之,提升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机关职能转变对机关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一。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与要素

现代领导学认为,领导是通过他人完成工作的艺术,其本质是影响力。影响力是指改变他人心理或者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指与岗位和职务相关。由组织所赋予的制度性权力,通常是指与职位呈现正相关的奖惩权,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指由职位权力以外的因素,如专业知识。价值观。道德。个人经验等因素形成的,通常与岗位。职权没有直接的关联,没有明显的约束力,具有自然性。[1]现实中,一个领导者的领导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相互关联,难以截然分开。非权力性影响力依赖于权力性影响力,同时又对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切斯特?巴纳德早就从权威接受论“的视角,阐述了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重要性,并从知识。才能。情感。品格。作风这五个要素来界定非权力性影响力。[2]随着领导方式的转变和组织成员素质的提高,领导者仅仅依靠权力性影响力来动员。激励和凝聚组织成员已经难以满足新的工作要求。忽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往往使人口服心不服,难以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抑制工作效率和效能的提高。[3]现代变革型。魅力型。道德型等新型领导者,都需要充分发挥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来推动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高校机关是高等学校党委或行政的职能部门。作为高校的管理中枢和服务窗口,高校机关承担着高校教学。科研。学生事务。对外联络等各方面的组织。协调。服务等工作,是学校决策者与教师。学生联结的中介。在高校当前的办学环境下,如何推进机关工作的发展创新。提升机关工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是高校面临的现实难题,同时也对高校机关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机关工作人员是高校机关工作的实施主体,大量的管理服务活动在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性影响力下组织实施。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积累,其权力性影响力已然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对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转以及师生的学习与生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伴随着大学国际化以及人才需求多元化进程的推进,无论是教师群体还是学生群体,其思想日趋活跃。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机关工作人员以权力性影响力为主导的处事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师生的管理。服务需求,非权力性影响力在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服务中的作用日趋凸显。

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指在高校机关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能和服务师生过程中,其自身的价值观。品德。作风。能力等因素在影响他人。促进合作。赢得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力,是机关工作人员行之有效的软力量。结合当代领导理论对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观点和高校机关工作的特点,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可以分为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四个要素,在新的形势下具体表现为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是否能够适应改革要求。道德品质是否能够发挥育人功能。工作作风是否能够实现服务职能。工作能力是否能够满足管理需要。以上四个要素在具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中以一种整体的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个性化品质表现出来,成为权力性影响力得以充分而有效发挥的润滑剂和助推器。

二。高校机关工作人员非权力性影响力薄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在管理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单纯依靠权力性影响力已难以保证管理效能的持久性。然而,当前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依然薄弱。下文以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四个要素进行分析。

(一)价值观念跟不上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机关将面临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改革过程中,特别是深化改革的后期,很可能会触碰到某些机关或机关工作人员的既有利益,利益群体的关系链条将被打破,促使权力间的利益输送被切断;二是在改革过程中必定会带来新的管理和服务问题,新变化给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三是改革过程中要求机关工作人员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进行转变,即从师生官“向师生友“进行转变。然而,在改革过程中,部分机关工作人员由于改革触碰到自身利益,忽略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重要作用,对改革抱有消极态度,以自身利益得失来进行是非判断,缺乏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部分机关工作人员面对新问题和新境地,习惯性抱怨,缺乏担当意识和创新意识,甚至在困难面前价值观动摇,妄议深化改革,极大地削弱了其非权力性影响力;部分机关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和观念,不能在改革中准确地进行自身定位,发挥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不够。(二)道德品质不足以发挥机关工作的育人功能

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道德品质不仅对机关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高校师生的教育有重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高校整体的管理。教育和服务的风气。[4]但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机关工作人员将工作简单等同于谋生工具“,在工作中不讲奉献。不讲风格,一味地纠结于回报与利益;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上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不能站在老师和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愿意真诚服务师生,不但降低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对接受服务的师生产生了不良影响。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认同性远远低于绩效认同性,许多机关单位将有能力“等同于好同志“,甚至个别道德品质不佳的有能力者被破格提拔和大肆宣传,污化了原有的道德环境;二是道德惩罚在高校评价体系中尚未发挥明显的作用,在高校机关工作人员选拔。考核时,虽然大部分高校评价体系中道德品质是一票否决制,但由于实际操作中缺乏明确指标,很难操作,因此容易被忽视,道德监管和惩罚没有形成。

(三)工作作风难以发挥高校机关的服务职能

高校机关作为高校行政事务的执行者,承担着高校政策落实。科研服务。师生管理和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校实现高效运转的重要基础。[5]但权力的过度集中使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性影响力居高不下,对行政权力的过度依靠使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出现偏差,甚至不断滑坡。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主体认识不到位,缺乏服务意识,

在服务师生时颐指气使,故意刁难,官本位思想严重;部分机关工作人员缺乏基层意识,不接地气,不进基层,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作风浮夸,难以真正做好服务师生的工作。同时,由于高校制度监管不得力,直线单向化的管理模式也减弱了作风建设工作的成效。

(四)工作能力不适应变革中的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

伴随着日益增多。日渐复杂的机关事务,如何从事务性工作中创新方法,让创新推动工作有效开展,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境,是当前高校机关工作亟须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在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之前习以为常的旧知识和一招就灵的旧方法逐渐凸显出弊端,创新成为高校机关工作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但当前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学习能力和意识不强,面对新形势和新知识不愿意去学习,不能掌握新方法,对于出现的新问题也很难有效解决;部分机关工作人员认为学习就是走马观花“,装样子。走形式,不能静下心。沉下气去深入研究工作,服务低质低效;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以事务繁忙为借口,不进行工作理论学习和方法研究,不能正确把握事务的规律性,不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出现了本领不足和本领恐慌的现象。

三。高校机关工作人员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对策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机关工作效能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机关工作人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强弱。有针对性地从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四个层次提升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对于建设服务型机关。创建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6]

(一)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塑造价值引领的高校机关工作人员队伍

1。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的大局观。培养正确的大局观是价值观引导的首要工程。高校机关工作人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风向标,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出现利益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和学校的需要,坚决不能因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同时,要净化自身的交友圈“,坚决杜绝利益往来和输送。

2。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的创新观。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学校改革的排头兵,在新形势下要勇于承担政策制定和推动工作,特别是要做好面向教师和学生的通报和解释工作,助力学校改革发展。在面对新困难和新问题时,机关工作人员应发扬创新精神,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以更快捷的方法和更合理的方式做好问题应对和解决工作。

3。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观。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去行政化“改革,不仅仅要求机关工作人员身份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重塑。机关工作人员在师生面前要坚守本分,改变工作观念,不趾高气昂,不互相推诿,做学校的好公仆。

(二)加强道德引导和规范,提升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道德影响力

1。以目标导向为依托,实现道德引导。通过引入定性和定量的联合考评方法将道德品质纳入升级提拔。职称评审的考核体系中,转变发号施令式的依赖权力工作的观念,更注重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杜绝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现象的出现。在品德评价时,应着重考虑机关服务和管理对象的评价意见,避免领导行政干预和主观意识判断,应坚持无功便是过“的考核办法,减少工作中的推诿扯皮。

2。以制度完善为保障,实现道德规范。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通过明确的制度规范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惩罚,对于师生评价较差的机关工作人员予以批评教育和严重警告,对于道德评价不合格的机关工作人员予以岗位调离甚至解除聘任。

(三)转变工作作风,塑造具有人格魅力的高校机关工作人员

1。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观念。学校应从主体教育。规章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强化以师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使机关工作人员不断强化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切实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与师生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2。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为师生服务的方法。首先,机关领导干部必须积极带头参加师生活动,与师生零距离“,避免出现距离鸿沟;其次,机关工作人员应主动深入教师和学生,了解师生需求,加强工作改进和感情沟通,使管理向服务转型;最后,应畅通机关和师生间的交流渠道,使服务和需求无缝对接,同频共振。

(四)加强学习,提高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1。以深化改革为契机,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深化改革为高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和新困难,特别是对机关工作来说,许多旧文件和旧方法失效失灵,倒逼机关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勤学成为机关工作人员弥补水平缺陷。提升服务质量的必修之功。与此同时,技术日新月异和知识急剧增长也迫使机关工作人员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避免出现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知识困境。2。以问题导向为切入,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的确立是开展学习的前提,坚决避免意向性学习,合意就学,不合意就不学。应坚持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导向,掌握新知识,学习新办法,在解决问题和加强学习的互动实践中做合格的机关人。

3。以提升本领为目标,解决怎么学“的问题。一方面要提升理论水平,掌握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避免学习时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如此才能办事有法,遇事有招;另一方面要提升实战本领,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准着力点,牵好牛鼻子,避免学习时敷衍应付,摆摆样子。

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升研究

上一篇:浅议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开发【2998字】
下一篇:深化高校实验教學改革的实践与思考【2610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安康汉江网讯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