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场所精神的中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探讨

1绪论

1。1现象学和场所精神

现象学的第一原理:面向事物本身!这就是对于本质的还原,掺进的是人“的价值,把世界还原到了人的世界“。要面向事物本身,必须将我们一直用来探讨世界的现有知识悬置起来。存而不论。这就是著名的现论文网象学的悬置“。这是一种物我整一的存在状况。场所。场所精神是现象学理论而提出的。建筑的形式。结构和空间等形成了场所的精神。空间性定向使人确立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获得安全感;通过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当被赋予了源自文化或地域特征的文脉内涵之后,空间成为场所。

1。2目前校园景观设计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①照搬现套的单一化。平面化设计。景观在设计建设中,没有合理考察利用实地原有状况造成盲目照搬照抄,将一些已有的景观搬入校园或简单效仿传统古典园林和欧式风格。且有些案例设计过程太过于平面化和经验主义,造成景观空间杂乱,校园缺乏场所精神,校园环境毫无特色和意义可言。②忽视人群的使用。设计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大多数设计常常重形式而轻功能。例如,在景观功能分区上,盲目沿用传统的分区模式;景观道路的安排也不够合理,交通观念相对滞后;景观附属设施也不够完善等等。③意义的失落。景观设计没有注重校园特有的地域精神,没有充分考虑校园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导致空间缺乏个性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④对场所精神的片面理解。虽然当今设计中都推崇场所设计,但有时往往仅流于形式,像喊口号,并没有真正运用在设计中。这样的园林景观只是一种流于表面的形式,而没有真正的使得人们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2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设计

2。1场所精神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①绿脉的延伸。场所精神“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要尊重自然,所以在设计中应充分保留原有自然资源,且因地制宜的适度创造绿色生态环境。②探索地域精神,加强景观空间的可识别性。当人们感受到场所体现的地方文化精神氛围时,他们会迅速识别和认知然后融入于这个环境中。③校园文脉的保护及利用。文脉“从狭义上理解即一种文化的脉络“,而广义上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体现于景观设计中,就是指人与环境。环境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对话。校园文脉多体现对在学校的历史沿革。学术特色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累积下来的人文。艺术。文化底蕴。④注重校园场所的可参与性与归属感。正如丹麦建筑理论家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提到:没有户外活动,最低程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而这些户外活动都依赖与户外环境空间的质量。在校园中,除了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质量,设计者有意识地为场所赋予活动内容,可为其增加交往的活力。而对大学校园景观的认同感。归属感的营造一方面与该学校的历史文脓。地域精神和自然生态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校园景观场所的主体是广大师生,设计还要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式中获得灵感。只有综合以上才能使师生们的身心都从属于校园景观场所,使其具有归属感,从而最终形成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

2。2校园场所精神中的社会学思维

①加强校园的社区建设,强调公众参与。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使用人群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民主精神,加强师生间的联系和交流。②塑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便于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性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们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2。3余裕“理念

勃罗德彭特教授提出的余裕“概念认为,空间不应被人的固定功能活动所划分,使用者与空间之间应该适当的保留一些空余空间,即渗透适当的无意义空间“。尤其是针对于当代大学生这一人群,他们青春有朝气。渴望自由交谈等,要求一个能激发新思想。符合潮流。多元化的生活环境,而非机械单调的功能性场所。如场所中扩大的连廊和平台空间,精心设计的围合小庭院空间,组合座椅的树阵空间等。可满足多种活动需求的复合空问,方便师生们随意使用,增加了场所的活力而更富人情味。

2。4把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隐喻性

隐喻“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意义的转换“。在景观中的意义即是通过场所这一载体,表达另外一个或者场所本身表达不了的意义。它是人与环境之间在心灵情感上的交互作用。把握景观设计中的隐喻性即把空间的灵魂留存在了空间场所的本体之中。

3结语

学校不仅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明确可识别性的场所定位以及人们对校园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增进人与社会在一种开放。多元。和谐。共生的环境中的交流和对话。同时,人在场所里进行交流与活动,不断改变着场所的形象特性和记忆印记,使校园的场所特性也处在不停地构筑和延续之中。

融入场所精神的中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探讨

上一篇:萨提亚模式茬高校辅导员沟通中的應用【2461字】
下一篇:认清民办高校党建现状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2770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安康汉江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