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阀机制在高校安全运行中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043-02

21世纪是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得到普及。如今的社会是属于两脑社会“,即电脑和人脑,我们已经成为第一论文网代的网络人。在高校,高科技产品已经随处可见,如智能手机。电脑等等。大家对其运用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些高科技产品使得距离被人类征服。信息资源无限化。实物资源稀缺化及生活理念多元化,但是它也是一个互联网而形成的虚拟的社区,特别是对社会政治方面产生了强烈推动。

一。安全阀机制及高校安全运行

(一)安全阀机制

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所组成的一个整体的系统,相连的各部分之间肯定存在着不平衡。紧张和冲突。安全阀“是由科塞在对社会冲突和社会结构的功能讨论之后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冲突在有关于价值。稀有地位。权利与资源之间斗争中是一种常态,安全阀机制是为人们提供排遣不满的替代目标和手段而实现的,被视为社会结构为避免较大范围内的冲突而建立的排泄系统。对于僵化的社会结构,安全阀就更显重要。这种机制能防止敌对情绪的大规模的突发性爆发,它使得矛盾从行为者对特定结果的追求转换为一种紧张感的释放。为进行冲突而又不导致群体内的关系中断而被社会所认可的一个框架,为平时所积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人与人之间的怨恨的发泄提供了一个正当渠道方式,为社会和群体的生存。对立双方既定的关系维持奠定了基础,也维护了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与稳定。但是安全阀机制只能缓解矛盾。降低冲突的危害性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网络是安全阀机制在高校中的突出创新表现形式。网络具有一定的社会安全阀功能。我们根据这样一个观点,用社会安全阀理论来合理指导大学生利用社会安全阀所具有宣泄社会情感。激发制度创新。整合社会结构的功能,来引导大学生。在进行网络宣泄时所应具有创新。科学。合理的方式使得大学生在进行网络生活时变得更加社会化。和谐化。

(二)高校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

高校安全运行是指高校在运行的过程中保持稳定。井然有序的一贯作风,没有发生较严重的恶性事件的一种状态。高校安全运行不一定是运行良好,有可能只是处在中等的水平上,但是恶性运行的状态是绝对不安全的。对影响高校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探析,为维护高校的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影响高校安全运行一般都是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因素。外部因素是条件,而内部因素是根本。在外部因素中,主要表现在高校学生对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经济之间的往来及学业方面的竞争等形式进行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对高校安全运行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反面参考系统。如果外部环境对系统的冲击力过大,且高校的内部团聚力量不够时,这种冲击就有可能打破它原有运行状态,使之往越来越不受人控制的方向进行偏离,对高校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有力的威胁。然而,对高校安全运行真正构成威胁和冲击的是来自高校整个系统内部的各种矛盾。影响系统运行的内部硬性因素主要是由于高校的三大主体行政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及学生之间的适应程度不一样,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在高校安全运行的过程中,这三大主体中的任一部门的思想领域超前或者是滞后都会带来较严重的后果。

总之,就安全阀机制在高校运行中来看: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较强包容能力的一个虚拟社区,在高校的正常安全运行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允许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存在,为不同的群体提供了表达观点的一个平台;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社交平台中,不满及任何消极的情绪只能是单纯被发泄,而不能从事件的根本原因方面进行解除。因此,为了维护高校的安全运行,高校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安全阀机制,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使其发挥最大的正向作用,减少其负面作用,对高校全方位的稳定快速发展及有效地管理具有较深远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引导,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

(一)网络背景下积极的大学生生活方式

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生活空间使得人们的行为。思考等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网络生活中的方式除了网络本身自带的特点外,还有网络的普遍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等。在对高科技网络的使用方面,如:网络娱乐。交流沟通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大学生都表现得很活跃,也都很容易上手。大学生在网络方式的影响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大学生学习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享各自的成果,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选择课程和老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大学生社交方面,网络是一个社会的载体,在网络上,我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中进行网络交流和网络交友;在网络娱乐方式方面,大学生可以进行音乐的欣赏。影视作品的观看。开展网络游戏等等,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网上购物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便捷。

(二)不合理的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和原因

1。不合理的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状态

在网络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很容易使我们沉溺于其中。大学生在这样一个新形势背景下,是一个较弱势的群体,我们对事情真假的分辨能力不是很强,且对自身的真实实力没有得到一个正确评估,很容易将自己定位定得太高而受到更大的伤害。现如今,大学生被骗财。骗色的案件是越来越多了。大学生现在的思想都不是很成熟,却是凭着一股子冲劲和冲动,让我们的权益受到了极大地损失;大学生的生活是非常自由的,也是需要很强自律能力的。我们在网络上玩网络游戏时,很容易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从而荒废了我们大学中最美好的青春。2。不合理的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原因

网络的发展速度太快,很多大学生对网络的生活方式了解不够,而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和学生工作部门对网络的现状也不是很了解,因此,学校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的引导没有很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也不够强烈,导致了学生在选择网络生活时出现偏差。

当然,本身大学生对网络的把握和认识也不够深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对网络的依赖性较高,盲目崇尚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偏激心理“和好奇心,更加容易受到网络传播中不良信息感染。另外,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也是造成他们不合理的网络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不良的网络信息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和自我约束产生强大影响。

总体来说,大学生网络生活的方式类型多样,内容也是很丰富。高校和社会只有将网络进行有效地管理,分析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找出原因,将好的网络方式向学生们进行有效推广,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对校园的稳定起到很好的维护作用,也能够很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网络安全阀机制对高校安全运行的意义

高校安全运行要受到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为保障高校安全运行也可以分别从内外部出发。对于外部保障方面,排除外因素对高校安全运行造成的威胁及破坏。对于内部保障方面,除了硬性因素外,学生及教职工的满意度及情绪状态等软性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影响高校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此,我们可以建立较完善的网络安全阀机制来排除来自不同方面的不满因素对高安全运行造成的威胁。

网络以其匿名性作为它充当安全阀的重要特质。网民在网上表达冲突意见的形式首先是否匿名具有可选择性的。当事人若不愿与社会组织公开对抗,惧怕承担后果,则可以选择匿名;否则也可以直接选择公开自己的信息。其次,网上民意的表达往往是因为某一特殊事件而起的,比如,大到整个社会的贪腐问题,小到单个家庭的柴米油盐问题。这种冲突目标具有浅层次,分散且偶发的特征,并不以改变组织根基作为目的,只是希望将事情进行公开化,让社会对其能够有一定反应和重视。故而网络是网民宣泄对现实不满的场所。网络具有使网民躲在匿名的保护伞之下的能力,网络就是一个安全阀机制。

在高校中,学生及教职工是高校的主体,是高校在进行活动时的承担者和推动者。学生及教职工在高校运行的过程中只有将其不满直接表现在其态度。情绪及行为上,才能对高效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而影响这一主体的态度。情绪及行为的主要是关乎自身的利益及满足程度是否得到了保障。利益主要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等。利益的满足程度与高校是否安全运行的状态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当大家的利益得到满足时,人们的消极情绪就会少些。若相反时,人们就会将其消极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爆发出来,转化为现实中的冲突。

很多时候,高校主体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往往是将事情通过网络进行匿名传播。通过广大的网民对不合理的事情进行批判和传播,使其影响力扩大。让事件的兴起者能够足够的重视起来该事件,希望能够在舆论的压力下对事件进行解决或者给予解决的对策建议等,从而协调个人的社会行为,维护社会运行安全,能够维护其正当利益。当然,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将我们的正面情绪在网络上进行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得到正能量的鼓舞和熏陶,这样对整个高校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安全阀机制在高校安全运行中的应用研究

上一篇:网络媒体视野下高校學生辅导员角色省思【3287字】
下一篇:网络微博与高校學生工作方法的创新研究【2146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