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方性211工程“高校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对策探索
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主要靠研究生的水平来反映,因此研究生生源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和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数量[1]。因此,如何在地域劣势明显。教育经费紧张。高层次论文网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下,吸引优秀生源,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西北大学近五年招生录取情况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一些对策。
1。研究生生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优秀生源比例低
从近五年的招生情况看,随着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增加,优秀生源比例较低,其中录取人数中毕业于211工程“院校的考生比例仅基本保持在37百分号左右,毕业于非本校211工程“院校的考生比例更是少,仅为10百分号左右。由此可见,不仅吸引优秀的本校生源不够,而且在吸收其他211“高校的优秀本科生的工作没有大的进展。
据笔者调查了解,我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一般倾向通过全国统考或者推荐免试的方式报考经济发达地区的985工程“或者211工程“高校。由于中西部的985工程“或者211工程“高校较少,而且考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明显要少于东部沿海地区,按照经济人的假设,考生如此选择本也无可厚非。
1。2生源分布地域性明显,集中在中西部
经过简单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该校生源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河南省。山西省。甘肃省。山东省等一些中西部省份,这些省市占总数的85百分号以上,其中陕西省占60百分号左右。就起原因,第一,因为陕西是教育大省,本科院校众多,而且该校作为省属院校,校内的本科应届毕业生生源为陕西的占60百分号以上;第二,因为绝大多数考生硕士毕业会工作,所以都想找一些离家比较近的大学就读。一方面可以节省点生活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在毕业工作后家庭更便于提供帮助。
1。3考生报考热门专业多集中在经济管理类
从报考该校的研究生专业人数来看,考生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报考热度一直未减。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会计。金融等专业热度较高。
1。4地方相关政策出台较慢,经费捉肘见襟
地方院校在经费投入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省财政的拨款和学校的自筹资金。因此能否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院校自身以及所在省份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自身的实力与社会影响力及国家宏观层面上的政策支持。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同等条件下,考生必然会选择利益最大的。陕西省作为教育大省,但是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
2。对策与建议
根据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在考生报考研究生的各种因素中,以增加就业竞争力为目的的考生占比最多,达到39百分号,其次为暂不想就业。在众多考研目的中,就业因素占比较大,考生报考越来越看重就业方面的因素。在对影响学校及专业选择的因素调查中,学校知名度。奖助学金待遇及学校地理位置排名靠前。鉴于该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我有以下建议:
2。1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奖助学金评定制度及招生指标分配制度,强化导师负责制,使之能够做到覆盖性和激励性之间的平衡;以奖助体系为学校资源分配。调动研究生积极性的杠杆,激发导师潜心育人。研究生全身心科研的内在活力,全面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国家。社会。学校。导师和研究生共同承担培养成本的研究生培养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待遇。并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研究生学习科研的主动性[2]。
2。2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加强招生宣传的力度
以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为契机,加强学科建设,形成研究生教育特色。学科建设应从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内容进行工作[3]。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导,中西部高校更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做好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继续加大对周边省市的知名度,逐年适当扩大地域进行点对点。面对面。校对校的招生宣传;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网络新媒体的及时性。传播范围广的特点,进行人文宣传,增加学校的影响力。总之,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招生宣传,突出地方性211“高校办学的闪光点,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3加强管理,通过复试调剂充分吸收优秀生源
由于国家计划以及考生报考分布的不均衡,使得一部分富余的合格生源想生源缺乏的院校调剂。这一部分生源中含有大量的优秀生源,如何从中筛选并合理接纳是重中之重。地方性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管理,合理把握调剂政策,提高二级的招生积极性,保障优秀生源的良性流动,接收部分被名校淘汰的相对优秀调剂生。
总之,每年面对变幻莫测的招生考试形势和呆萌“的90“后,我们地方高校更加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在选拔优秀生源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形势下地方性211工程“高校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对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