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与责任:试论高校法治教育

作者简介:杜康,广东技术师范经济与贸易辅导员,讲师,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民商法学;郑灵芝,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外语外贸教师,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论文网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9-235-02

一。引言

中国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时提出了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对于实现全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法治教育的成败,高校能否担负起法治教育的责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进程,高校的法治教育,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法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法治不仅仅是社会治理和政治治理的工具,它更强调法律的内在价值及其追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的法治环境。李步云认为,法治的基本含义就是要善于运用和善于依照体现统治阶级集体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应该比较完备,而且是按照严格的程序制定出来的,他一经公布施行,就要保持其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任何机关。团体和公民个人包括国家的领袖人物在内都要严格依法办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一个国家切实做到了以上这些,也就是实现了法治。

笔者认为,为实现良好的法治环境,法治教育应该既包含法治理念教育,又包含法治行为教育。正如傅达林所言,真正的法治,并不是停留在那些宏大叙事的原则上,而是浸入现实世界的寻常规则与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之内“,法治理念教育是指树立公民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而法治行为教育是指在法治理念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公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行为规范教育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行为准则教育。高校法治教育应是以推动全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大学生学习法律基础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法律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增强依法办事能力,最终实现全体公民知法。懂法。守法,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教育。

三。高校法治教育责任主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必将始终坚持的道路,必将始终追求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高校实施法治教育是与我们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一致的,是国家。民族赋予高校的一种教育责任。高校是由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学生等组成的,而高校的工作人员并不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学生则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教学手段的接受者,所以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是由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所承担,而高校的管理人员则负责高校法治教育的整体方向和具体思路。据此,高校法治教育责任主体应该区分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的法治教育责任和高校管理人员。

高校法治教育责任主体首先为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教师和科研人员对法治教育所做的贡献是高校法治教育最根本的力量和基础,正如博克所言:大学的特殊功能在于把教育和研究相结合,归根结底,大学的功能在于从事所能达到的最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根据主体任务的不同,其责任承担方式也不尽相同:第一,高校法学专业教师的法治教育责任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探究和加快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改革,包括法学专业教学与课程设置。提高宪法学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比重,牢固树立法学专业学生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正如苏力教授认为,法在侧重法律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当引导学生更多了解具体社会,更多了解中国和世界,更多了解经济。政治和社会。此外,法学教育还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包括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高校非法学专业教师,尤其是社会科学部的任课教师,要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立场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能够正确看待和评价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的重要性,不发表有损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言论,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三,法治教育的推动离不开科研人员对于法治是什么“。什么是法治“及如何进行法治教育等内容的研究,因此,高校法学专家及科研人员要不断深入研究法治及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实现路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其次,高校管理人员也是高校法治教育责任主体。高校管理人员,尤其是校长,决定着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做好高校法治教育,总体来讲要求高校管理人员明确高校为什么要进行法治教育“以及如何进行法治教育“,进而明确应当为法治教育做些什么“和应当如何进行法治教育“。高校管理人员的法治教育责任承担方式具体来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管理人员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制定和实施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法治教育政策和纲领,提供学校范围内的法治教育政策保障,全面落实高校法治教育;第二,高校管理人员要注重高校法治教育队伍建设,要把建设高素质专家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法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核心,打造授课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法治理论功底深厚的高素质的法治教育教师及科研队伍,注重对全校教师队伍,尤其是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法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法治水平,提高全校法治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第三,高校管理人员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生为本“,高校法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高校法治教育责任的最终落脚点在提高学生的法治水平,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在制定法治教育实施纲领和政策时,要注重法治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制定适合本校的。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课程标准,完善各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制定以专业教育为主线,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法治教育贯彻始终,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水平和法治素养“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切实使高校法治教育落到实处。四。高校法治教育责任的来源

(一)高校法治教育责任是实现高校自身价值的体现

高校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以适应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高校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塑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因此,高校教育所培养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并不是拒绝权威,宣扬个人至上的人,而应当是思想意识上能够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发展,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人。而当前,我们国家的现实是正在坚定的走依法治国之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以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为目标,在这一现实下,作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旨归的高校,应当将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为目标,不断的培养符合需要法治人才,坚定不移的推进高校法治教育。

(二)高校法治教育责任是由高校的法律地位决定的

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从该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实际上包含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责,因此,高校履行法定职责的教育活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切实履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执行国家教学标准,而在目前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下,尤其是在决定提出推动全民树立法治意识,建立国民法治教育体系,坚持用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等教学。科研机构的要求下,高校应当紧密结合法治教育的要求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全面推进高校的法治教育,推动学生全面树立法治意识,为推动全民树立法治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法治教育责任是实现高校社会责任的要求

高校的责任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现代高校的责任体系内容不仅仅是传统的教育教学责任,而且还包括高校应为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做出应有的贡献,高校的社会责任与其享受的社会权利及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对的,是在高校享受法律及社会赋予的自主办学。学术自由权等权利后,所应承担的对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和幸福做出应有贡献的义务,正如前述高校的法定职责包含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高校应该承担在文明社会任何一个人都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他对社会责任的基本追求应当与人类社会的基本追求是一致的。高校应当不断的完善其社会服务职能,实现其对文明。和谐。公正。民主及法治等价值目标的追求,正如德里克?博克在其著作中表示大学关心政治进步。法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公正,这四个方面,是大学的良心所在“。

(四)高校法治教育责任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决定提出推动全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是由于法治理念是推动法治建设的内在动力,能够保证法治国家的建设方向,能够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价值导向。大学生作为公民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不仅仅是为响应决定推动全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更是由于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迈向社会,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使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大学生自身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水平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水平。因此,高校要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思维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帮助学生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和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为法治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为实现法治中国的中国梦不断努力。

注释:

笔者认为,法治是什么“和什么是法治“是不同的两个定义,前者是对法治本质的理解,后者则包含了法治的实现手段。原则等,是对法治的类型的定义,二者是本质与类型的关系。

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主体与责任:试论高校法治教育

上一篇:中西部高校联盟运行障碍与對策探究【3912字】
下一篇:云南應用型本科高校财经类學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3567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安康汉江网讯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