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y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论文网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如果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信息技术课程中,那么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在这个任务的作用下开展教学与学习活动,在整个任务中,教师的教学思路要比学生清晰,而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比较明确,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任务驱动教学法比较符合信息技术课程中层次性的特点,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途径,让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并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体,这也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
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基础不同,所以他们所体现出来的个性也有很大区别。教师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并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全不符合当前的教育观念。但是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逐渐应用下,以学生的个性制定教学模式的目标已经成为现实。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与应用教学内容过程中,具有收集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强大力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学生的创作潜力。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该任务与信息技术内容是融为一体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领下,不仅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还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的实施
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置是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任务驱动法就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通过把具体的学习任务摆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积极地做出反应,把学到的知识上升为新的理论高度,通过对学习任务和过程的分析,来知道怎么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任务和目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设计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目的进行学习。目标任务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把生活中的某个实际现象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学生根据任务,以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信息技术课跟其他课程不一样,操作性较强而且都要借助于上机实践完成。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做好对学生上机过程中的个别指导和答疑工作。学生之间水平存在差异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再加上具体操作的多样性,导致不同的学生往往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以搜索信息为例,有的学生不知道在哪儿输网址,有的学生区分不开两类搜索引擎,还有的学生不会使用目录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所以,在巡视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旁观,认真地听,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要给与个别指导,小组内有的同学完成的比较好的可以以小老师“的身份指导组内其他同学,对于大部分同学感觉较难的部分,可以采取基础较好的学生来演示或教师演示的方式解决。学生在分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即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达到了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方式多样,评价任务
任务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完成任务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完成任务,驱动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因此,评价应以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对新的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为标准,要特别注意,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的弱点,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评价方式上,提倡灵活有意义的评价方式,如运用电子档案袋法,量规表,作品展示等形式。评价任务可先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的各个成员先进行交流。讨论。评价,对不完善的地方作相应地修改,然后利用教学软件展示各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组与组的集体交流,最后再由教师作出总结性评价。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任务要与生活或其他课程紧密结合
即教学内容要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和他们的经验相整合。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情景,一个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有利于引发内在的动机,激活思维,推动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将学习引向深入――在学的同时灵活运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才能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熟悉知识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搜索学习到的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注意任务的差异性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任务相同。难度不同,这样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就必须进一步分解。细化,从而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兼顾所有的学生。在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一些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的电脑知识,就不做长时间讲授,而对有难度的任务,老师则做事先的演示与操作,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完成任务后向课外学习延伸。
3。注意任务的整合性
第一,必须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才能创造出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学习氛围。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直接融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中去。
第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外活动。如下节课要讲解表格制作,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调查自己家水电费的上交情况,也可以调查最近一个星期的天气状况等。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制作一个统计表格。这样既可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体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较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是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的传统教学法的充分拓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带来了的可喜的变化,也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