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庭教育中儿童幸福的迷失体现为儿童教育的物质化。学业的高压化。发展的功利化和需要的边缘化,而家庭结构的变迁。传统儿童观的束缚和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压制使儿童在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要回归儿童幸福需要提高父母的教育素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提升儿童的幸福能力。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2011年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以幸福“为主题,讨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幸福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学校教育把追求儿童幸福作为教育的神圣使命。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作为人生奠基性教育和长久性教育,面对儿童幸福的缺失,父母应该如何转变观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儿童观,究竟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和行动,为孩子创造一个真正幸福而又快乐的童年,为未来的中国培养出心智更加强健的建设者。
一。廓清儿童幸福的全貌。
家庭教育要回归儿童幸福,首先要帮助家长清晰认识儿童幸福的真实面貌,通过对有关阐述儿童幸福的文献的总结和归纳,发现儿童幸福也是儿童需要得到满足时的快乐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与成人感受的幸福并无质的区别,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儿童的需要同样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体验的幸福与这些需要的满足密切相关,但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他们与成人主要是生活任务与关注领域的差别,他们眼中的幸福又有其特有的性质。
1。健全的父母之爱。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要,是儿童心理需要的核心。
网易亲子对儿童幸福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孩子认为幸福离不开父母的关爱。马健对北京海淀区小学生幸福感的调查同样发现:父母及家人的关爱是他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首先,健全的父母之爱可以促使孩子形成安全型的依恋,而早期依恋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探索能力;另一方面,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容易接触,情绪比较愉快,牢骚少,攻击性低,具有更强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社会性技能,他们的朋友多。其次,健全的父母之爱能让孩子体验到父母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他们会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表达权,对孩子来说,得到父母的理解和信任就是幸福的事情。最后,父母的爱通过影响儿童心理健康而影响儿童的幸福,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一岁前得不到足够的爱,会造成将来的人格问题。
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因此,健全的父母之爱通过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而成为儿童幸福的源泉。
2。充裕的物质生活。
儿童的幸福成长首先依赖于父母提供的物质条件。在贫困家庭中,儿童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满足成为他们体验幸福的关键。正如格雷所说:幸福__人类一切企求的最终目的,在我们的自然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以前,是无法达到的。“而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中,儿童感知的幸福总离不开新奇有趣的玩具和花样翻新的游艺活动等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们对能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能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感到快乐。同时,部分儿童受成人幸福观的影响,他们认为有了物质就有了幸福,他们眼中的幸福是有房。有车。有吃。有穿,还有很好的条件。在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多数父母对其子女在物质上更加宠爱和娇惯,儿童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理。因此,充裕的物质生活因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虚荣心理而成为儿童感受幸福的重要因素。
3。快乐的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快乐的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交往。集体归属感和尊重的心理需要。
根据社交需要理论,儿童的同伴交往是对社交需要未满足的反应,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与人保持交往和被关爱的需要,除非个体的人际关系满足了这种固有的需要,否则孤独感就会产生。而儿童的孤独感是儿童不幸福的原因之一。同时儿童为自己被同伴接纳,受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而感到快乐。认知加工理论认为,孤独感的产生不是因为人类固有的社会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是因为儿童对知觉到的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亲子沟通的障碍,儿童更渴望同伴之间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很多儿童把拥有好朋友,有朋友陪伴当作幸福的事情。因此,快乐的同伴交往因能让儿童从中获得安全感和精神寄托而成为影响儿童幸福的重要因素。
4。丰富的家庭文化活动。
爱玩和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但现代社会的生存形态,沉重的学习负担挤压了孩子们游戏的时间;居住环境的改变,压缩了孩子们游戏的空间。他们希望父母能利用闲暇时间带自己外出游玩,希望父母能在忙碌中抽出时间陪自己玩耍娱乐。皮亚杰认为游戏就是把真实的东西转变为他想要的东西,从而使他的自我得到满足。他重新生活在他所喜欢的生活中,他解决了他所有的一切冲突。尤其是他借助一些虚构的故事来补偿和改善现实世界“。游戏并不是主体想服从现实,而是想把现实同化于自己“。蒙台梭利在50多年前就指出:
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如果我们给他这个活动场地,我们将会看到,这些从来不能满足的使人苦恼的小孩现在转变成为愉快的工作者。“因此,儿童因在家庭活动中能以梦想的方式在自己的心中建构自己的世界而感到满足与快乐,进而在重复有变化的活动中感受真正的幸福。
二。家庭教育中儿童幸福的迷失。
1。儿童教育的物质化。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呈现出物质化的倾向,他们用物质弥补亲子时间的不足,用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表现对孩子的爱,用物质来奖励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
但孩子幸福的获得离不开良好的亲子互动,过度的物质刺激只会使儿童对幸福的感觉变得淡漠,对于优越的物质生活显得麻木不仁,他们需要父母对他们心理的关爱,而家庭教育中的学业物质交换是儿童感到烦恼的因素之一。因此,物质的丰富并没有给儿童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幸福体验,许多孩子在不快乐中被动地接受着家长给予和圈定的生活方式。正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
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就是幸福。“这就是说人如果忽视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只把物质享受当作幸福,那么,这种幸福仅仅是动物水平的幸福。因此,虽然必要的物质条件是儿童幸福所必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物质条件越优越,儿童就越幸福。
2。儿童学业的高压化。
网易亲子对儿童幸福感的调查发现,儿童的烦恼主要来自于学习上的压力。在家庭生活中,儿童按照成人的要求,为增加生活和发展实力提前进入各种知识训练中。如不管孩子是否适合。是否有兴趣。是否需要,家长总是按照自己的期望,费尽心思地强迫儿童参加名目繁多的训练课及辅导班,擅自决定儿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这种做法正如刘晓东所分析的,是在向儿童填输许多东西__这等于是向井里拼命填东西。填到最后,井里再也没水了,孩子的心态也就失去创造力了“。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折腾下,儿童的自主时间被剥夺,为了未来“的学习几乎挤占了儿童全部生活空间,压倒一切地主宰着儿童生活。对于应对能力不足的儿童来说,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他们出现了童年恐慌“。童年恐慌“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的一个观念,指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不能理解和承受而产生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
3。儿童发展的功利化。
受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读书。受教育在一直都有严重的功利倾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又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意义和无可替代的作用。受此双重影响,儿童的发展也日趋功利化。家庭教育中,家长所关心的已不是儿童的生命和幸福,而是他未来的市场价值。
因此,家长把孩子的智力发展。知识吸纳。潜能开发放在首位,而忽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为了让子女早日成才,他们人为地加速儿童的早期发展,催促儿童的早熟,面对这种现象,一位作者不无忧虑地指出:这是一个万物都被注射了激素的年代“,我们吃着早熟的水果。蔬菜。粮食,看着早熟的明星的表演,阅读着早熟的作者的文字,祝愿自己的下一代在早熟者的行列里名列前茅。也许再过若干年,人世间的万物都将不再拥有童年,童年概念将在人们心中消失,儿童这个词所指的将不过是年龄较小的成人而已。“
4。儿童需要的边缘化。
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把自己的需要和意志强加给孩子,他们一厢情愿地为儿童确定未来的生活目标。他们的行为模式。生活模式,甚至于爱好。家庭生活反映出成人需要的至上性和儿童需要的边缘化。父母教育子女的科学规律被理解为如何使儿童更快。更好地接受成人所施加给他们的一切,儿童只能听天由命地接受落到他们身上的合适或者不合适的教育。但儿童不是成人,儿童的生活不同于成人的生活,正如杜威所指出的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质,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和同情。“儿童一切需要中最合乎人道的需要,即他的精神的。心灵的迫切需要,却被忽视了。在儿童心灵里活着的人依然被压抑着。“因此,儿童有其生活的特殊需要,无视这些需要就是无视儿童的幸福。
三。儿童幸福迷失的原因分析。
现代家庭教育一方面高举尊重儿童的旗帜,另一方面又控制着儿童的精神世界,剥夺了儿童的幸福,无形中抽空了儿童精神的本质和现实存在,儿童精神世界只剩下抽象的和理想性的理论诉说。研究儿童幸福问题还必须对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改造滋生不合理现象的土壤。
1。家庭结构的变迁。
家庭结构的变迁一方面带来了儿童交往半径的扩大与缩小。在以父亲为核心的家庭结构中,儿童既与成人建构起复杂的关系,又能与同龄人建立起复杂的同伴关系,儿童还能和自己同龄的长辈建立起特殊的同伴关系;在过渡式家庭结构中,儿童与成人建构起来的关系相对简单,他们有足够的精力沉迷于同龄人的世界;但在以儿童为中心的家庭结构中儿童只能生活在成人的包围中,失去了在家庭生活中结群而居的快乐,失去了与同龄的兄弟姐妹一同游戏的愉悦,他们在成人的包围中日趋孤独。家庭结构的变迁另一方面带来了离婚率的提高,使家庭稳定性降低,而离异造成的单亲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影响孩子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传统儿童观的束缚。
传统的儿童观以封建宗法制为基础,以割裂儿童的价值和权利为特征。首先,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蔑视,人们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的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得甚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其次,传统文化把儿童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由于子女是父母身体和精神的后代,是家族权利和财产的继承者,所以,人们认为生儿育女是延续生命,追求不朽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从皇帝到百姓都把子女看作小祖宗。而在现代独生子女时代,四二一综合症“正是传统小祖宗“儿童观的反映。最后,传统文化把子女当作光宗耀祖的工具。
他们把子女的出人头地看成是自家门庭的无尚荣光。这种父以子贵“的思想仍然渗透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把儿童看成弥补他们未曾实现的理想的工具。
3。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压制。
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但传统文化是一种成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儿童只能从属于成人,围绕成人运转。在成人看来,儿童对成人社会的生活无疑是没有准备的,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认知水平和身体各方面机能状况决定其基本处于对成人的依赖中。所以,成人文化凭借自身的优势统治着儿童文化,而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现代家庭生活中,儿童自行选择的生活方式仍受到成人的种种限制,而这种限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被认为是必要的,是对儿童的保护。而当未成年人被看作是一个蜷缩在卵翼的雏鸟,或是看作完全依靠成人庇护不能存活的群体,这种看问题的方式与其说是在声称保护孩子的重要性,不如看作是成年人在进一步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话语霸权。“因此,成人本位的传统文化对儿童文化的压制导致了儿童幸福的失落。
四。家庭教育中儿童幸福回归的路径。
对家庭教育中儿童幸福研究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单纯描述导致儿童幸福失落的各种因素,而是希望探索到儿童幸福回归的可能途径,探讨家长如何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如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如何培养孩子获取幸福的人格资本,让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儿童幸福的直接来源。
1。提高父母的教育素养。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成才观等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幸福。如在民主。专制和放任三种教育方式中,受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体验到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均高于受专制型和放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2009年两会期间就提出:教育素养就是尊重人的天性,尊重人的自我选择,尊重人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提高教育素养首先要从父母抓起。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做法来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努力使家长掌握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他指出: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育和教学任务都不可能完成。在我们学校的母亲教育学陈列室里,以显著地位写着皮罗戈夫的话:
’让妇女们懂得,他们照料摇篮中的孩子,创造他童年时代的游戏,教他牙牙学语,因而成了社会的主要建筑师,基石是他们双手奠定的‘。“在提高父母教育素养的方式上,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设家长学校,通过学校开设教育讲座。请家长进课堂。家长会等活动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宣传教育素养的内容。重要性,引起全社会重视教育素养的培养提高。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指家庭中一切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品所构成的物质系统。精神环境由家庭中一切家庭成员的世界观。气质。道德修养。学识水平。家庭活动氛围等构成。儿童的幸福成长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更离不开和睦。团结友爱。民主和文明的家庭精神环境。比弗从儿童心理健康的角度阐述了构建健康的家庭生态的重要性,他提出家庭是个体成长所必须的生态系统,它持久地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健康的家庭生态应该具备下列基本特点:一是家庭系统结构完整。二是系统具有开放性。成员之间彼此平等。相互信任。诚实,尊重各自的隐私;保持着正常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三是系统各生态因子的功能发挥正常。家庭成员及邻里关系和谐,有基本的经济。物质条件,家庭生活习惯良好。消费观念恰当,家庭休闲生活内容丰富。四是相互接纳与支持。
家庭成员的各种感受都被接纳与处理,具有体贴关爱的情感氛围。因此,家庭生活中,父母首先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温暖。舒适的物质生活环境,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儿童基本的生存需要。其次,要保持完整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为孩子的幸福成长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最后,父母要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家庭互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父母的爱,为孩子的幸福成长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
3。提升儿童的幸福能力。
家庭生活中,总有父母抱怨如今的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实际上,孩子的幸福要靠他们自己去感受,去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能力在哲学意义上是个体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在心理学意义上是个体加工与处理自己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能力。家庭教育要回归儿童幸福还需要提升儿童的幸福能力。首先,父母要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升儿童理解幸福的能力。由于儿童的思维发展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他们眼中的幸福直观而具体,幸福观尚在形成之中。因此,父母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避免儿童形成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幸福观。其次,父母要丰富儿童的幸福体验,提升儿童感受幸福的能力。如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与信任。最后,父母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升儿童创造幸福的能力。很多调查表明:人的幸福能力与人的个性有关。幸福的人有四大性格特征:首先,幸福的人自尊,对自己多持肯定的态度;其次,幸福的人自制力很高,克服困境的能力也较大;再次,幸福的人很乐观,对生活所求甚少,所以经常有意外的惊喜;最后,幸福的人多外向,易与他人共处,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而儿童时期的身心发育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是形成成人心理及人格的关键期。因此,父母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9]网易亲子。中国儿童幸福感调查报告[R/OL]。http://baby。
163。com/special/00264DQB/xingfugan。html。
[2]马健。幸福到底是什么[J]。少年儿童研究,2007,(3)。
[3]陈坪,李殿录,李敏。学前儿童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
[4]贺银才。浅谈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
[5]格雷著。人类幸福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6][瑞士]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M]。傅统先,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7][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孙希有。面向幸福的经济社会发展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0]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1]孙云晓。童年恐慌[J]。中国新闻周刊,2005(11):65。
[12]王晓华。一个受害者的写作[J]。南方周末,2001,(9)。
[1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4]华东师大,杭州师大。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
[15]周作人。艺术与生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6]皮艺军。儿童权利的文化解释[J]。山东社会科学,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