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重庆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证研究

当前进城务工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跟随他们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当前,重庆市有流动人口近百万,仅南岸区流动人口就超过13万人并呈上升趋势,同时,家庭化流动趋势也越加明显,随着父母进入城市的适龄入学农民工子女也越来越多论文网。所以,本文对重庆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意在为解决重庆市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一。重庆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随着重庆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农民工涌入城镇务工,当农民工工作和收入趋于稳定,他们中不少人会将子女带到身边,这时外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不可避免的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农民工的孩子将作为重庆市未来的劳动力大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孩子受教育程度的好坏与重庆市人口的整体素质,重庆的社会稳定。治安状况。环境保护。城市文明建设等方面密切相关。本次调查综合运用了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重庆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本次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取样方法,主要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的基本方法和文献查阅法:

主要就学渠道:据调查22百分号农民工子女选择公办学校就学,46百分号农民工子女选择农民工子弟校接受教育;仅有4百分号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民工子女选择了收费较高但师资力量。教学质量较好的民办学校就读;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收费相对较低。入学手续简化等优势也成为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重要途径。

入学政策:重庆接收进城民工子女就学的公办学校现有657所。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规定是,以流入地(农民工当前务工及居住的城市所在地)区县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划片就近入学。如果有三证,即:用工证;暂住证;直系亲属身份认证,就近到教委指定的学校入学读书免交借读费,并享受与区内学生一视同仁的学习条件。但如果不在其指定的服务区和学校就读,仍按借读规定办理,即:小学交1500元/学年,中学2500元/学年的借读费。

二。重庆市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城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学数量也在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相关问题也日益明显。

(一)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歧视。据调查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存在不平等。首先,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虽然就读于同一个学校,但他们却要多缴纳一部分借读和赞助费。其次,农民工子女只有22百分号就读于公立学校,4百分号就读于民办学校,46百分号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甚至28百分号只能回乡就读。最后,部分学生和家长也不愿意与农民工子女同班,存在着欺负和瞧不起农民工子女的现象。

(二)农民工子女不能及时适应。由于农民工的工作具有流动性,而且他们生活的地点也非常不稳定,据调查,农民工子女转学比较频繁,这样不仅学籍管理困难,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影响,而且还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导致他们缺乏稳定性,更为严重的是,在不断变动中孩子还会不断的面临着不同的学习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行为习惯,55百分号的农民工子女表示在城市就读不适应。但是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的溶合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很难在短期内适应,这样缺乏稳定性的现状对孩子们的心理和学习的影响都很巨大,对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形成阻碍,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伤害则更加严重。

(三)学习内容难跟上。目前重庆市新课标强调教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来分析。归纳。总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科学的自然统一性,强调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待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农民工流动儿童对这些知道得很少,不利于他们的学习。重庆市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对孩子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然而农民工子女由于来自各地,他们的语言习惯各不相同,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与城里的孩子有着较大的差别,而且不同的流入地区之间的教育衔接问题也很突出,不同地区使用的教材和课程难度也不同。受访者中,55百分号的农民工认为孩子不适应城里的学习生活。

(四)重庆市中小学入学手续繁杂,农民工身份认定困难。入学手续繁杂,农民工的身份认定困难。需要家长提供从业证明;暂住证原件和复印件;子女原学籍证明材料等。一些农民工从事的工作流动性。临时性较强,他们很难取得从业证明,易被政策排斥在外。如:棒棒。菜贩子等流动摊贩。还有一些农民工打工地点和子女原就读学校相隔甚远,由于工作繁忙很难取得子女原学籍证明材料而影响子女就学。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主要对策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去,以制度化的形式将其固定,并提出具有可操作的办法,从而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调查结果显示68百分号的农民工认为子女没有受到公平教育,在同等条件下,自己子女的求学道路比城市孩子更加困难。实施全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我们首要解决的目标。

(一)政府加大经济的投入。首先,教育经费的投入政府一定要加大,还要建立外来务工农民工子女读书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并且现实中对义务教育投入的主要力量是区县政府,这就造成了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局面。虽然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规定,确定了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增加了流入地政府的责任和教育投入的负担。但要解决教育经费的分担问题,还必须进一步理顺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省级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安排,使流动人口密集地区的教育经费得到分担。政府对学校基础设施的投入还要加大。随着农民工进城子女的人口增加,学校现行容量的压力加重,政府务必要新建。扩建和改建相应数量公办中小学,确保每个农民工子女都有入学的机会,解决公办学校不足以支撑农民工子女就读的问题。(二)规范收费标准。政府要尽快出台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专项法律。法规来统一政策,以便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法可依,切实做到取消借读费。赞助费。转学费等一系列不合理的费用,保证不被偷换概念来变相收取学杂费和借读费。另一方面,由于各学校难把握收费标准,政府要加强教育收费决策过程的民主化,让农民工群体参与到收费决策中去,做出符合大部分农民工经济能力的收费标准。

(三)建立服务管理体制。要将教育。公安。工商。劳动。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协调建立起管理服务体制。其次,做好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流动登记工作。因为多数农民工群体的活动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性,所以农民工子女的转学情况较频繁,无形中也增加了城市教育部门的工作压力。所以各个地区针对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特点,应当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数据库,使得城市农民工流动信息得到的全面统计。对于流出地,也应当及时将流出本地区的农民工信息用数据库统计出来;而对于流入地也要对该群体流动情况应进行统计,以免耽误其子女接受教育的时机。

(四)大力发挥媒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营造出关心和支持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氛围。合理利用媒体引导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激发各部门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努力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与城市孩子相同。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重庆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证研究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學前教育发展的新契机【6704字】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3752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