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讲《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时很容易与科学自然知识相联系,许多语文老师会把这一课上成自然科学课,而忽视了对语文文本的把握,忘了讲解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和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这就是“非语文”、“去语文”现象,他们在语文教学中脱离文本本身、架空语言、忽视训练、一位宏大叙事、天马行空、来去无踪。这样就会让语文课与生物课、历史课混为一谈,学生不明白自己到底上的语文课还是科普课,为什么一的语文老师会教科学知识?这样就会让语文的教学目标变得非常含糊 。其实对于《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样的文章,由于文章本身比较长,可以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抛出文章的中心问题,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至于其中的科学知识,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回家进行搜集整理,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给学生讲解火星是什么样的?地球又有哪些特点?教师应该做的是把握住文章的思路,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概括讲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指导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语文课从科学课中拉了回来。
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把握好语文的本质特征,避免“去语文”、“非语文”现象。
(二) 以教师的设想代替学生的回答
许多新手教师,由于刚从学校走出来,缺少经验,并且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容易把自己的预设当做学生的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想法是多元的,他们在课上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教师所预想不到的[3]。
比如有位小学语文教师在交学生“鸡犬不宁”这个成语的时候,有个学生起来提问:“老师,在古代,狗不就是犬吗?为什么不说鸡狗不宁呢?”这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所没有预料到的,于是,这个时候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把这个学生骂一遍,说他胡乱提问题,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这里需要教师要有处理突发问题的教育机智,他可以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让全班来个“集体讨论”最后总结出成语的定义和由来,让学生知道成语不可以随便更改字词,这是早就已经规定好的。并且同时表扬该生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做法,鼓励全班学生要对所学的内容有自己的思考。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其次要学会去合理的处理突发事情,顺势而变,因势利导,而不是死板的按照自己之前的教学预设来进行教育活动。最后就是要做到了解学生,在课前预设出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三) 以视听代替品读,泛滥使用多媒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等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朗诵的视频或者音频代替教师的范读与学生的齐读,看起来是非常的便捷有效。但其实学生学到的东西并不多,他们对于课文的情感感受的并不到位,从而也不能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的范读,读出来的不仅仅是抑扬顿挫的字词,而是一种感情,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诵也是非常必要的,有时候听音频,那只是一个人的声音,读不出文字所要表达的气势,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学生这个群体,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读出语言文字中的变化。
比如在朗读《灰椋鸟》的时候,文章中灰椋鸟归林刚开始是“一小群一小群”后来是“大部队”最后是“整群整群”,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只是听一个人读并不能读出全部的道,可以让第一组同学读“一小群一小群”,第一组与第二组读“大部队”,然后全班齐读“整群整群”。通过声音的大小感受不同时期灰椋鸟归林的气势的不同。既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非常真切的感受到了灰椋鸟归林的恢弘气势。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