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虽然素质教育开始实施,多数家长乃至社会的教育观念仍然是应试教育思维,忽视对学生倾听能力、表达能力等语文素养的培养。通常情况下,家长只会通过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果,不会考虑孩子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迫于压力一味追求教学成果,只注重知识的硬性灌输,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也使学生失去了锻炼倾听与表达的机会。论文网
3.2学生自身特点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思路中将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分为三个学段,这种目标设计遵循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明确了不同学段中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的差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这种差异也是明显存在的。
低年级课堂上,小学生活泼好动,虽然表现力很强,经常积极发言,但是也爱插嘴,注意力不集中。多数的孩子还没有倾听意识,不会安静的倾听别人说话。小组讨论时,只想着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同学的发言没有兴趣。总的来说,有"不听”、"假装听”、"不会听”这三方面问题。低年级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也欠缺,存在着想说但是不知道怎么说,思维和语言无法同步的情况。
中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听”、“说”的态度也日趋理性。中高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较低年级有了很大提高,对倾听的内容有了自我判断和选择意识。但是部分高年级学生对于同学的观点,即使有其他想法也不愿开口。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不愿意参与讨论话题,自我封闭,从原来的能说却不愿意说最后变成不敢说,不会说。
4 学生倾听与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一个会倾听能表达的学生能够短时间内捕捉重要信息,并随即进行思考、想象,联系自身形成个人观点并准确进行表达,让别人理解、体会。这种能力不是靠天生得来的,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与训练。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课本知识,更要明确课堂倾听与表达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对课堂效率的影响,在发挥教师示范作用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对学生倾听与表达能力进行培养训练。
在具体的措施上,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对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
4.1 明确倾听与表达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听”是学生取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是学习的基础。洗耳恭听、倾心聆听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此外,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有可能对学习交流造成障碍。
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强调课堂上学生具有合理倾听与有效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和对课堂效率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对于课堂活动组织参与和知识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4.2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听说环境
倾听是一种尊重,表达是一种能力。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供学生认真倾听的坏境条件,也是能够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进行语言表达的有效方法。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说,教师适当的引导鼓励让学生会说。
4.2.1 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口
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这种听说环境中,教师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再由同学对发言内容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或教师给予正确方法的引导。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