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问题提出。阐述问题的基点,问题提出的背景。二,文化解读。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淮安民俗文化资源的内容进行解读与筛选,并对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进行阐述。三,实践探索。依照理论构想,展开观察探索。了解淮安老坝口幼儿园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情况,尝试总结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四,思考建议。根据观察探究的现状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并尝试提出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中利用的建议,以作参考。
2 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包括民俗绘画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工艺文化等。幼儿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学会尊重和欣赏民俗文化,这对长大后继承并发扬民俗文化是必要的。为幼儿提供富有民俗气息的教育环境即是一条很好的促进幼儿熟悉和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2]。马林诺夫斯基在论述精神文明时就指出:“人工的环境或文化的物质设备,是机体在幼年时代养成反射作用、冲动及情感倾向的试验室。” [3]幼儿园巧妙的结合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与家庭、社区合作,开发民俗文化特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布置具有民俗特色的园所班级环境(主题墙、园内海报、壁橱、展台等),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去亲身了解和探索,加深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既能增强幼儿对家乡民俗的认同感,树立身为当地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还能起到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笔者所在地——淮安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为例,探索幼儿园如何有效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创设教育环境。
2。1 民俗文化的功能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形态,而非纯粹的艺术审美形态参与到自然和民间社会当中来,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功能[4]。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伦理观念、审美意识和心理因素等,幼儿园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蕴含的这一教育价值,对幼儿具有重要的意义。
2。1。1 社会认知功能
人,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和地区的,也是生活在特定的区域民俗中的。民俗文化与幼儿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在多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幼儿以轻松、愉快、充满好奇的状态,对时代和地域里的发展力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透过民俗事象,除了能感受到深邃的、潜在的文化内涵,还有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追寻的足迹,从而加深幼儿对自己生活的地域深刻的了解,而不是在书本上看到的“家乡”。文献综述
2。1。2 启蒙教化功能
教育是民俗事项的一项重要功能[5]。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国各民族总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对本民族的人们实施传统的思想教育,帮助人们学会许多生产和生活的知识。幼儿在成人的带领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各种亲身参与的民俗事项中,在意识里渐渐熟悉先人所创造的文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1。3 道德规范功能
在社会生活中,成文法所规定的只不过是一些必须强制执行的一小部分,而许多民俗事项虽然不是法律,但在某些情况下却具有法律的意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强烈的约束作用。许多民俗文化以故事、寓言、故事、童话、英雄传说以及历史故事等形式,幼儿在多姿多彩、绘声绘色的故事中,能够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习得尊老敬贤、孝敬长辈的美好传统,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