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献综述

3。温州制鞋产业现状分析

3。1温州制鞋产业集群规模变化

由于出口竞争力的下降所带来的产业集群的空洞现象,使得温州制鞋产业如今面临的现状也越来越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产业数量的锐减

据数据统计,温州地区在市场经济高时峰期制鞋产业一度高达6000多家,与制鞋业相关的一系列辅助企业也多达25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近40万人,一年制鞋多达10多亿双,鞋类生产总量占全国25%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八分之一。至2005年底,温州皮鞋占据着国内市场1/3的份额。但截至2014年,温州鞋企的数量已降至3000余家 ,减少了近1/2。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上涨导致了运营成本的上涨,产品滞销,资金链无法正常运转,从而出现了温州老板“跑路潮”、企业“倒闭潮”。论文网

在大企业的倒闭潮过后,肯定还有不少其他小企业倒闭而不为人知,这些小企业看似小而不起眼,但是,它们却恰恰是温州制鞋产业集群里的基石,试想当这些基石纷纷倒塌的时候,整个产业庞大的建筑体系是无法支撑下去的,在整个产业集群中,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层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的崩塌。

3。1。2实体业资本的抽离转移

曾有机构进行统计,温州上规模企业中,约有70%的制造企业涉足房地产,2010年温州市百强企业中,涉足房地产企业的制造企业多大40余家 。民间资本投资流向逐步脱离实业,转入“离制造业”现象严重,温州各大老板逐渐把资本从实体产业中抽离出来,转投于“股市”和“楼市”等游离于实业之外的行业 。综上所述的实体业资本的撤离间接导致了该产业的消失,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该产业下的老板转行不再运作该实体产业了。

而另一方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温州资本在全国各地的实业投资达3000亿元,而同期,投入温州本地区域产业的仅仅只有1300亿元。这表明大量的企业家将资本转移到其他地区用于产业的运作,而弱化了温州本土产业的作用力。些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某些温州老板更加富有了,但是善于投机的温州人更习惯于赚快钱,热衷于将资本投入与短期炒作上,以至于出现了“哪里有炒作,哪里就有温州人”的现象。虚拟经济所带来的利润和实业利润年年在压缩相比较,中间的差距可谓悬殊,所以也不难理解大量温州人并不愿意将资本回归实体经济,只能在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浪潮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进行无限地恶循环。总而言之,在这种比较利益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温州的实体产业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文献综述

3。1。3龙头企业产业的外迁

温州传统产业的外迁加剧了温州产业集群的萎缩。近年来,由于温州地区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土地成本的提高,一些依靠传统比较优势的产业利润大大降低,由此使得温州本地的制造业由于盈利空间的缩小逐步开始纷纷向有较多优惠政策、土地成本较低的地区迁企业。温州一些实力比较强的企业如康奈鞋业、百丽鞋业、东芝鞋业以及奥康鞋业等都已经在江西、四川、成都等地区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同时,由于人才的缺乏,一些温州的大企业将总部或研发机构转向杭州、上海等地,制造环节则转向我国中西部。这些温州制鞋的龙头企业的迁移往往会带动配套的产业同时迁移,例如,温州鞋企奥康在我国重庆璧山县投资10亿元,以较低的土地成本开发了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当地政府除了制定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外,还强化法规管理,提供周到的服务。随后,许多配套厂家和销售商家纷纷跟进,温州长城鞋材、杭州兴华皮革机械、重庆裕华鞋业等12家鞋类企业陆续入驻工业园。上述案例说明了地区龙头产业的外迁更是会加剧当地产业集群的萎缩,温州本地遗留下来的一些小企业由于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慢慢减弱甚至消失,而小企业自身无法很快地完成转型升级,最终纷纷被迫倒闭。这就像臭氧空洞一样,上一阶段的果又会成为下一阶段的因,从而进入恶循环,导致空洞化越来越严重,产业集群规模持续萎缩。

上一篇:杭州市会展场馆交通集散模式研究
下一篇:现代医疗器械展览的虚拟化发展态势研究

互联网+理念下专业会展品...

政府扶持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温州瑞安海洋渔业发展探究

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科技产业基地的运行机制研究【2047字】

大企业湜产业结构優化升...

加快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安康汉江网讯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