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统计,在2016年1-8月的公司债券评级市场中,联合信用和中诚信国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位居第一(28。6%)和第二(27%),新世纪和大公国际分别占有16。2%和16。9%。这样一来,在公司债券领域,几乎55。6%的市场份额被美国的机构控制,并且很多信息已被渗透。其他学者认为,目前国际上的信用评级垄断现象给予了一些发展中国家较低的主权评级,增加了他们的融资费,阻碍这些国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和降低风险。用这说明我国亟需创立优势的民族品牌,从而扭转这一局面。目前,尽管有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和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努力进行着深入变革,试图发掘出一套适用于中国的先进的信用评级系统,但是力量还是不够强大。
表1 我国前五大信用评级机构背景资料
机构名称 成立时间 注册成本(万元) 主要股东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1992-07-30 2000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财经大学等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1999-08-24 2000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占股49%)、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占比51%)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2000-07-17 3000 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51%)、惠誉评级有限公司(49%)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1994-03-10 5000 国内8家学术团体和社会公证机构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1993-03-17 22885 深圳金融电子结算中心、深圳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各信用评级公司门户网站)
2、 信用评级集中于高等级
信用评级分为主权信用评级、企业信用评级和债项信用评级,这三者目前在我国均存在评级集中在高等级的现象,其中尤以对短期融资债券和超短期融资债券评级为甚。以中诚信国际为例,根据中诚信门户网站的公开信息统计得中诚信评估的2017年度发行的69只超短期融资券和42只短期融资券的主体评级全在AA级及以上,并且最高级别AAA占比70%以上。短期融资券的债项评级全部为最高等级A-1级。其余前八大信用评级公司也具有此问题,评级集中在高评级,区分度不高。
另外,我国的信用评级中枢随着时间逐渐上移,信用评级有极为明显的继续向上调整、向高等级集中的态势。根据《债券信用周报》中前八大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数据(见表2和表3)分析而得,截止2017年3月底,三个月内债券市场存续发行人主体级别变化情况中,主体级别和债项级别上调和下调的比例为71。43%,下调占比较多,然而2016年,上调的个数是下调的2。1275倍。虽说2017年来评级上调、向高评级靠拢的情况有所减少,但是之前的情况着实不容乐观。来自优W尔Y论W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表2 2017年债券市场存续发行人主体级别变化情况(截止3月底)
2017年债券市场存续发行人主体级别变化情况(截止3月底)
上调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