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其门槛低、易操作的特点,目前微信朋友圈已经被这类微分销人占领,出现垃圾营销、骗子、假冒、三无产品等等,大大损坏了大众对“微信产品”的信任感。
在大多数为大家所熟知的网络销售手段中,商家做的营销活动的宣传都是“点对面”的,是一种弱关系的营销,商家要让消费者对其产生信任,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然而在微信中,微信中的营销是一种封闭式的,一对一、点对点的传播,是一种更精准的强关系营销。而朋友圈,通过定点扩散式的转发,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如何在大众朋友圈都充斥着垃圾营销的情况下,建立起消费者对于某一个商家的信任关系,在微信营销中,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意义:信任是形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核心元素,而在网络虚拟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被“剥离”,剩下的只是ID和代号。相关研究表明,信任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交易成本,能够帮助建立和发展与其他企业之间的长期关系,因而信任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强有力来源。而在微信商城这种分销体系下,所有参与的人,都被“佣金”和“朋友”关系联系在一起,虽然用的也是代号,但在这种“全民分销”的体系下,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关系,会是品牌的营销与传播以及产品的销售的一大助力。
国外对于信任体系研究的起步较早,Mayer等(1995)站在信任客体和信任主体的双重角度,提出了关于组织内信任形成的综合模型,在该模型中,构成信任客体可信赖性的三要素——感受到的能力水平、感知到的善意程度、感知到的正直性——对信任的产生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而相关于信任主体的信任倾向,则对上述关系起到调节作用。Doney和Connon(1997)对其提出的有关信任的前导性因素的假设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卖方商家的信誉、规模、对机密信息的公开程度、提供定制化服务的意愿会影响买方与卖方公司的信任大小。另一方面,销售代表的专业性、频繁的社交联系等因素直接影响买方的信任。
另外,国内外学者主要就网民的不信任心态,在信任主体,即网民自身因素做了相关研究,李小清(2011)在《C2C式电子商务中初始信任建立的实证分析——以淘宝网店为例》中提到信任本身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信任客体传递各色信息,信任主体在接收到这些信息后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做出是否信任对方的决定。
目前对于信任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于信任主体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分析信任主体,即分析主体在从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认知,判断信息是否可信,到最后的选择是否信任。以及信任在社会学、经济学和营销学中的作用。然而对于信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生态圈中的信任体系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实际事例,从信任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研究微商城商家和各级分销商之间的信任构建,而形成一个健康的信任圈。相信随着未来类似于微分销系统的不断发展,关于此课题的研究会越来越多,对未来电子商务的分销发展能够产生很大的帮助作用。
1.2研究内容
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如何建立消费者信任,网络信任危机如何发生和怎么解决、消费者网络信任影响因素等方面提出了各种理论和措施,本文主要是从信息传播与接收角度出发分析由信息不对称、微信生态圈的封闭性以及微分销利益驱使下的信息传播对消费者与品牌信任感产生的影响。其中正文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