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是指现今企业为了达到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相应服务水平的要求,将供应商、仓库、配送中心、经销商以及在各个机构之间所流转的产品,高效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并且使系统的运行成本最小化。并要求在准确的时间把正确的商品数量送到正确地点的一个方法。它不仅着眼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竞争力,也非常关注外部的资源和竞争力,它强调在整个供应链上面,对资源和能力进行整合,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也是企业中的一种崭新的竞争策略。而事实上,供应链管理其实就是制造商为了提高竞争力的产物,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制造商就为了追求以最低的成本,把产品送到他们的顾客手中,那个时候,他们注重产品运送到当时消费者的这个物流环节。然而,随着现今竞争的加剧,制造商为了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对市场实行了细分化管理,让每样产品都拥有了不一样的规格。这个时候,企业越来越感觉到把物流管理结合产品配送,来达到综合管理,可以大大地提高带给企业的效益,企业开始实行零库存和全面质量的管理,系统地进行分析,使物流降低成本以及改进服务的可能性,这就行成了上个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所开创的综合物流管理时代。随着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及条码与标示代码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慢慢开始将着重点放到了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一开始的原材料的供应商和后来制成品的分销商,形成制造商和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以及最后物流服务公司的战略合作联盟,从而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优势。
1.3 协同概述
1.3.1 组织
切斯特·巴纳德——现代管理理论之父,也是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有关组织理论的讨论,直到现在几乎无人可以超越,而在西方,管理学界都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他早在1948年就已经出版了名为《组织与管理》的书。他的理论是从人的自身,来看待组织和管理的问题。以“人”为管理组织最初的原点,也正因为这样,他所创立的管理学理论也被人称为“社会协作理论”。
切斯特·巴纳德首次从组织管理的现实需求触发并且定义了组织的概念:
组织其实是一个由拥有协作意愿的多个人抱着固定的目标,并且是以信息交流作为主要的沟通渠道的一个庞大的协作系统。组织的三要素包括:1.信息交流的人群 2.协作的意愿 3.共同的目标
这其实就是组织,而且是各种各样的组织。当然,众所周知,企业就是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正式组织。
组织就是一个由个人所构成的协作系统,每个人只有在对应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其他人协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社会系统理论的关键特点其实就是对组织的本质,也就是组织中人的行为,进行一个描述性的分析。与其说这个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还不如说这个是“以人的行为来作为主线”的管理思想的“落地”。
1.3.2 协作
协作是一个常见存在于整个社会群体中的行为,依据其他个体的行为和态度来制定并且调整自身行为的现象就是协作。协作是常见的社会化行为,本质上也是组织形成以及存在的必要条件。协作行为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社会化的协作肯定是要有昂贵的交易成本,换句话说就是要协商再行动,协商不成那就很有可能一拍两散了。所以,组织能运转的前提就是协作,而协作却不是组织存在的特性。因此可以看出,组织的运行特征是协同——协作于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