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目前最大的不足就是缺少新意,往往使得学生们提不起兴趣,如果将制作精良的微课程嵌入于传统课堂中,引导得当,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在这个环节里可以适当引入微课,利用微课程的新颖,知识聚焦,逻辑性强和富含趣性等特点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吸引过来,正确引导其思维走向课程主题。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教师在某些环节难以用口述吸引学生的问题,还可以传统课堂注入新的元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3)将微课程应用在课程实践里
在实训操作课程当中,按照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根本无法一下子就掌握45分钟的内容教学,里面涉及的一些具体操作更是需要及时跟进步骤,一旦落下,后面将越拖越差,恶性循环。在这些涉及到具体操作的实践课程当中,如果应用了微课程,学生们可以随时在微课程的学习中暂停和切换。如此良性循环,学生不仅可以将实践操作分段练习,而且较难的课程可重复学习,跟着自己的节奏,随时停下来学习晦涩难懂的步骤。这样可以更容易掌握相应的实践技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7]。
(4)将微课程充分应用于大众文化学习
现如今是一个全民学习的阶段,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事情,全民都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当下微信,美拍,微博等APP霸占了人们太多的时间,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微课程的APP开始流行,并且里面的微课程内容很大程度上是面向全民,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或学科,而是涉及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科技等全面的知识,这将促进全民素养的提升。
(5)将微课程应用于碎片化学习中
这是微课程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一个应用,微课程短小精悍的特点决定了微课程为碎片化学习而生,其时间短,质量高的特点特别适合用在平时零散的学习当中。乘公交、坐地铁、上厕所的时间都不会被荒废,将这些零散时间利用起来学习一节微课程是最好的选择。
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2.1微课程设计原则
目前对于微课程的设计没有明确的要求界定,然而好的微课程还是有一定的设计原则和评价标准的。业内对于微课程设计的原则主要从移动学习的角度来讲,Clark和Mayer提出了六条设计原则:
(1)多媒体原则:使用文本块形式和弹出式窗口呈现图片内容;
(2)音频原则:用声音代替文字,将视觉改为视听结合;
(3)接近原则:若有相关性的内容应连接在一起;
(4)精简原则:内容简洁明朗,杜绝重复;
(5)精确原则:任何与主题内容不相关的内容不应放在微课程中。
(6)对话性原则:设置互动窗口,便于在线交流。
我国著名微课研究者顾凤佳提出五项微型移动课程设计原则:
(1)最小模块原则:每门课程设置的模块应该控制在5-9个左右,这样便于学习者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学习。
(2)多样化原则:多样化原则包括版本多样化和内容多样化。版本多样化即同一内容可以设计成不同的输出格式,以便适用于不同终端设备。内容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可以进行拓展。文献综述
(3)互动性原则:在微课程设计中应设计互动性、协作性的学习交流平台,这样有利于师生批判合作并且创新地完成知识应用的过程。
(4)快乐体验原则: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体验到到的应该是一种更自由、开放和快乐的感觉。这就要求所设计的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并能激发学生兴趣,采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丰富的媒体形式,界面设计要从用户角度考虑,尽量简单,便捷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