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信用及其相关概念
2.2.1信用的定义
关于信用的定义,很多学者也都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牛津法律辞典定义信用为,得到或提供货物、服务之后,并不立即而是允诺在将来支付报酬的做法,一方是否通过信贷与另一方做交易,取决于他对债务人的特点、偿还能力和提供的担保的估计[5]。而又有学者认为,信用是带着道德色彩的经济范畴,是建立在诚实与守信的基础上的,商品与货币关系的承诺与约期实践。信用是有着长久历史,生活实践中被人们广泛使用,即牵涉到文化、伦理道德,又牵涉到经济学领域的行为规范及交易规则。虽然不同学者对于信用也没用固定的说法,但他们的核心是一致的。本文提到的信用是指经济学领域的信用的概念,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诚实守信与偿付能力的统一。文献综述
2.2.2信用机制
机制是指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有学者提出机制是在保证各个部分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下,调解每个部分以使整体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的方法。把信用作为一种机制来认识、理解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趋向在一定的理性的指导下并不要求利益主体间与彼此功利无关的纯粹道德,是人们对本身利益的一种追求方式。因此本文按以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信用机制为在保障经济活动良好运行的前提下的商品与货币关系的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制度。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机制,指在运用网络来完成的商务交易活动中的保障主体之间诚实守信与偿付能力统一的制度。
2.2.3信任、信誉、声誉的定义
信用、信任、信誉之间有联系又有所区别。信任是信用的组成部分,信用则是信任的长期结果;信誉与信用相比较,信誉是信用行为的载体之一,信用则是信誉的实施平台。
信任:至今为止信任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信任是信任关系中的一方依据自己个人的经历或他人的建议而对另一方产生的反应,这种反应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另一方能够完成某种事务,并且完成的形式会依据习惯。
信誉:信誉通常被用作为度量标准,是一个群体对一个个体的信任度的一种共享的、总体的体现。
声誉:声誉被看作是节点通过过去参与的电子交易而呈现出来的诚实性或服务质量而获得的其他节点对其商业信誉的一种认可[6]。
3 电子商务信用问题分析
3.1 信用问题
3.1.1信用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信用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交易活动的本质还是信用交易,而信用关系也逐渐成为社会基本经济关系之一,电子商务交易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交易方式的一种,其存在和发展更需要信用。电子商务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特征,其交易行为的完成涉及到生产商、批发商、供应商、网站、物流配送中心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方方面面,只有在具有较高信用度的环境下,人们才愿意进行电子商务交易。虽然电子商务在安全方面有不断在提高,也有很多法律法规是保护电子商务交易者利益的,但这些仍然没有能提高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仍然缺乏一些关键因素,比如和西方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国家来相比,我们需要良好的信用环境,完善的信用工具和信用管理体系。
3.1.2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信用问题
(1)缺乏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中交易的顺利完成需要道德和法律的保障。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法律来制衡双方关系,但当一些人,当道德起不到作用时就需要法律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了网络交易,但多数只是起到了规范性的作用,并不足以解决网络交易纠纷案件。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