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的种类
(1)内部审计是一种类似于判断性的工作,需要利用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来进行判断。既然是判断,便存在着由于判断错误,判断不全面而引起不良后果的风险。要以较小的成本来审计业务量繁多,复杂的商业银行绝非易事。由内部审计的外在环境来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大类:
法规风险即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所引起,即国家出台的文件很难适应当下环境或缺乏行之有效的文件作为内部审计依据,法律法规级别低,可操作性差,缺乏行动力度,不能很好地为现代内部审计工作服务。在审计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问题时只能依据职业判断,这便存在个体主观差异,判断失误,导致产生内部审计风险。
信息风险即被审计单位基于一定情况掩盖真相,提供虚假报表和资料,或所提供信息不完整等未能被及时,有效,准确的利用。部分原因是由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部门认识不够,存有敌意,排斥审计工作所造成。
制度风险即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未设立专门的审计质量控制机构从而增加经济活动中的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未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很好的执行内部审计任务,查找风险,控制风险性。
方法风险即目前所采取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是否科学,是否能跟的上日新月异的金融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以账页基础审计方法为主,已很难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应逐步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过度。
(2)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或是能力受到限制,都有可能对内部审计过程产生影响,导致内部审计结论不正确,从而引发内部审计风险。从内部审计人员个体差异因素来看,内部审计风险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技能风险即内部审计人员由于技能原因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而产生的风险,譬如综合素质较低,识别风险能力较弱,判断不准,缺乏沟通技巧、计算机技能、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等,综合分析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出现。文献综述
道德原因即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缺乏应有的职业规范约束和指导,经受不住外界诱惑,工作作风浮躁,不踏实。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间接有着某种厉害关系,都不利于审计结果的得出。
2。4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审计风险贯穿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全过程。从计划的制定,到准备实施,内部审计风险无处不在,其风险形成原因大致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1) 内部原因: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是内部审计具有客观公平公正判断和评价的必备条件,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从而产生风险。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范围缺乏广泛性,对于业务多且杂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人手配备不足,内部审计范围存在局限性,缺乏全局观念,从而产生风险。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管理缺乏制度化,系统化,管理不规范,内部审计工作难以高效实施,从而产生风险。审计方法手段的不健全,方法落后或选用不当都会产生误差或错误从而造成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审计人员素质行为得不到保证,观念上的不重视也会间接产生内部审计风险。
(2)外部原因:环境因素即审计影响力以及大众对审计信任度期望值增加,影响着机构高层领导的决策,促使内部审计人员责任风险加大,以至于影响到内部审计风险。法律因素即内部审计相关法律出现滞后导致一些经济行为有缝隙所钻,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依据和准则约束。内部审计制度不规范即未制定完整的内部审计章程和准则来规范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的行为,使得存在越位或缺位情况,必然产生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