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不同机制的设备的数据传输 10
3。2 心率传感器的数据传输 15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19
4。1 不同模式的设备间的数据传输 19
4。2 心率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 23
结 论 29
致 谢 30
参 考 文 献 3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应用场景
不同机制的设备间进行数据通信是不可能的。两个设备,一个具有USB端口但不具有无线连接,另一个设备有无线连接但是没有USB端口或只具有USB接口的两个设备之间不能相互通信,因为它们不能直接相连。实验的重点是将USB设备内容转移到无线设备中,或者将无线设备中的内容转移到USB设备中,或者两个USB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第一个实验就是需要需要在不同机制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同时,现在的可穿戴设备火热,可穿戴式心率传感器同样涉及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分析。可穿戴设备不需要很大的数据传输距离,对数据的传输速度也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要求数据的传输具有相对的隐私性,要求安全性能较高,同时可穿戴设备对设备的功耗要求较高,所以数据的传输方式需要降低功耗。
第二个实验是探索可穿戴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方式。
1。2 蓝牙的发展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全球统一开放式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1998年,爱立信,诺基亚,Intel,IBM和东芝5家公司共同提出。蓝牙的工作原理是基于2。4GHZ无线电频段的跳频展频,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辐射低等优点。
1。2。1 蓝牙的起源与第一阶段发展
蓝牙的第一阶段发展是从1998年到2001年,蓝牙使用方便的特点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运用所以得到了很迅速的发展。在第一发展阶段期间成立了Bluetooth SIG,也被称为世界蓝牙组织,蓝牙技术得到了广阔的发展。
1。2。2 蓝牙发展的第二阶段
蓝牙的第二阶段发展是从2001到2002年底,蓝牙产品以附件存在于产品中,但是,这个阶段的蓝牙技术不够成熟。比如,价格较高,功耗较高,价高较高,并且便携性不足。但是,因为其自身的性能和安全性的原因,依然应用于各种场合。
1。2。3 蓝牙发展的第三阶段
蓝牙的第三阶段发展是从2002年到2005年,蓝牙开始普遍适用于各种高端产品中,比如PDA,移动电话,蓝牙耳机,笔记本电脑等中。因为新的制造技术是的蓝牙芯片价格下降,使得蓝牙出现在更多的领域。
1。2。4 蓝牙发展的第四阶段
蓝牙的第四阶段发展是从2005年到2010年,这个阶段,蓝牙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传输距离达到10米,传输速度1。8M/s,蓝牙芯片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同时开始关注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加入了密码配对的功能,采用了更安全的通信协议。蓝牙在这段时间内开始普遍出现在各种产品中。
1。2。5 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2010年以后,Bluetooth SIG推出了蓝牙4。0,蓝牙的发展方向转变为向低功耗和远距离传输,现今的蓝牙模块传输距离高达60米。蓝牙成为全球短距离无线传输的首选,据胡所有的电子产品都开始配备蓝牙。
1。2。6 未来蓝牙的发展方向
蓝牙将进一步发展低功耗蓝牙技术(BLE),使得蓝牙技术在只能家居市场进一步大放异彩。同时,未来蓝牙芯片将和传感器进一步深度融合,蓝牙与传感器结合可以把采集的数据直接送到云端进行处理。蓝牙将会发展出室内定位技术,如基于蓝牙的Beacon定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