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黎阳作》“据《武帝纪》、《文帝纪》载,唯是年大规模用兵于黎阳。故断其诗及《黎阳作》作于建安八年由邺附近至黎阳途中”[1]从这可知,《黎阳作》其一是在刚出发去黎阳的途中所写的。后四句中“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唯天所赞”这两句,意即认为这次战争是义举,是救人民于苦难之中,会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上天帮助的,所以必能取胜。抱着这样的信念,显示了诗人自己昂扬的斗志,同时也激励了即将作战的将士们,给他们做了充足的思想鼓舞。总的来看,本首诗就属于征役诗中既是激励诗人自己,也是鼓舞将士们的积极向上的诗歌题材。《至广陵于马上作》这首诗,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初优尔年(225)注引《吴录》载:“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有渡江之志......时大寒冰,舟不得入江.....遂归。”[2]这首诗主要写临江观兵,突出气势的雄壮,鼓舞人心,“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化用了《诗经•卫风•河广》中“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这一句,更是突出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虽然后面的诗句,与前面几句诗句不符,描写的是诗人对不战而能屈敌,并且能取胜的幻想,但从深处来看,那些幻想还是表达了诗人想要建立伟大功业的愿望,整首诗总体上显示了一种昂扬斗志的精神风貌。
    (二)军威、军容的盛大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安稳、太平的二十一世纪,大多数的我们极少能亲历战场,战场上那种壮观又紧张的氛围,我们只能从荧屏上或者文学作品中看到,曹丕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和所观所感,给我们描述了战场上军队阵容的盛大和威武。曹丕的《黎阳作》(其三)“千骑随风靡”篇、《饮马长城窟行》以及《董逃行》便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品。
    《黎阳作》(其三)篇描绘的军队,虽然经历了舟车劳顿、路途艰辛,却豪无疲惫劳累之感,反而是充满豪情壮志,英姿飒爽,呈现出一派兵强马壮的景象。比如诗中“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意思就是金鼓声震动天地,盾牌和斧头排列纵横。悬着的白旗好像素虹,红旗发着红光。整首诗集中描写场面的壮观,大气磅礴,让人印象深刻。
    《饮马长城窟行》作于魏文帝时期黄初三年(225),“史载与此诗及《至广陵于马上作》、《杂诗》意切合,故认定诗作于黄初优尔年。”[1]史书还记载此次战役是征伐吴国,本诗着重描写征吴的将士们的威武气势,其中“长戟十万队,幽冀百万弩”,从“十万、百万”这样的数字,便可想象军队备战前的盛况,人数、兵器众多,阵容相当庞大,意在突出军队的威武气势。《董逃行》据大部分史料考证,是一首有残脱的诗。虽然仅有两句诗,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军队的庞大,军威之盛。“师徒百万哗喧,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就是指数百万将士齐声喧哗,兵器密集成林举起像山,旗子能遮住天和太阳。这一句比较夸张的展现了军队将士、武器之多,正是征役诗中表现军威、军容盛大的题材。
    (三)征途中的艰辛与痛苦
    任何战争都充斥着苦难、艰辛、痛苦、生死别离,苦难与战争是共存的,诗人经常把自己的所见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表达众人共同的心声。征途的艰辛与苦难,我们并未经历,但是曹丕却亲历战场,对征途当中的艰辛深有体会。在他的征役诗中,那些艰辛与苦难让我们读来感觉历历在目。他的《黎阳作》其二“殷殷其雷”和其四“奉辞罚罪遐征”篇以及《陌上桑》,都深刻地表现出征途中的艰辛与苦难。
  1. 上一篇:谢灵运《维摩诘经十譬赞》八首诗研究
  2. 下一篇:评苏童《黄雀记》+文献综述
  1. 孔子礼治思想研究《论语》为中心的考察

  2. 荀子民本思想的研究

  3. 哈尔滨方言词缀研究

  4. 小说《三国演义》刘备领导艺术研究

  5. 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6. 中外社交用语的对比研究

  7. 汉英禁忌语对比研究

  8.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9.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0.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1.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2.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3.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4.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5.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6.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7.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