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文本改编为电影的小说枚不胜举,纳博科夫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洛丽塔》也从纸上跃然荧幕,其中以1962年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指导的和1997年由阿德里安·莱恩指导的两版影片最为经典。文本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播媒介,刺激着受众不同的感官,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在这两种媒介下的《洛丽塔》不论是在叙事角度,时空安排,还是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存在异同,因此小说《洛丽塔》和电影《洛丽塔》的悲剧表达也随之存在异同。85842
毕业论文关键词: 小说;电影;精神分析;悲剧表达;情色
Abstract:There are many novels are adapted into text, Nabokov's postmodern novel <<Lolita>> was also filmed for the movie, the two version of the classic 1962 Stanley Kubrick directed the film and Adrian Ryan directed the film in 1997。 Text and film as two different cultural media, stimulate the audience's different senses, bring different aesthetic feelings。 In these two kinds of media under the <<Lolita>> whether in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on, time arrangement, or language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o the novel <<Lolita>> and the movie <<Lolita>> the tragedy of the expression also exis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Key words: Novel;Film;Psychoanalysis;Tragic expression;Erotic
约翰·伊佐德认为当一部小说兼具了文学性和电影性,就能称为荧屏和文学的共同财富。近年来搬上银幕的大热IP作品数不胜数,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实现这样的转换与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不可分割。文本与电影的差异性显而易见的,虽然同为叙事,但两者的叙事媒介是不相同的,小说通过文字进行叙事,而电影通过声画组合叙事。“乔治·布鲁斯东有过观点,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最根本的出发点是让人‘看见’,但二者让受众看见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1](p5)人们在阅读文本时通过眼睛获取信息,可以说视觉是读者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读者的大脑将所阅读的文字进行加工,这一加工过程就包含了想象,想象这一特殊的思维模式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将小说的内容与读者的过往经历相结合起来,所以同样的情节文字在不同读者的脑海中有不同的画面。而电影是通过声画组合的方式进行叙事和思想表达的,受众除了通过视觉观看画面外还可以通过听觉听到声音,这种声画同步的方式给受众更直观的感受。既然电影与文本既有相通之处,源G于J优L尔V论N文M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又有相异之处,那么两者就具备了比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将从叙事者与视角,时间与空间,文字语言与声画语言三个角度对《洛丽塔》文本和电影的表达进行比较,从而分析《洛丽塔》的悲剧在文本与电影中表达的异同。
一、 叙事者与视角
《洛丽塔》是一部以男主公亨伯特的个人意识来安排的小说。小说中,在叙事者和视角上纳博科夫都选取了主人公——亨伯特,只不过小说的叙事者是故事发生多年后已经入狱的亨伯特,而小说的视角则是入狱前的亨伯特。男主人公亨伯特的回忆主导了整个故事情节,其情节的连贯性和穿插性也理所当然地被亨伯特的个人意志安排。其实以主人公做第一人称叙事者的作品并不少见,但亨伯特作为一个恋童者和有罪者的双重身份,使其自述更加偏向自白忏悔,正如小说开端的自白,亨伯特将洛视为点亮自己生命的光,点燃自己欲望的火,同时也视她为灵魂的依托和罪恶的来源。这样的叙事者对读者而言有一种特殊的诱惑力。读者对于一个娈童犯罪者的自白难免以一个道德审判者的态度去审视,但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又不可避免地把读者带近到亨伯特的心理中,情绪随着亨伯特的情绪而波动变化,当亨伯特回忆到初见洛丽塔时,他又自白道,自从遇见洛丽塔后他生活的逐渐变细,并最终颤动着消失不见。这便使读者给予痛苦的亨伯特以同情和怜悯。那么对亨伯特情感上的同情与道德上的不可饶恕,使得读者在情感与理智的碰撞间陷入纳博科夫高超的叙事手法中。相比之下,电影《洛丽塔》的叙事略有不同,尤其是库布里克指导的版本。这一版的电影表面上叙事者还是亨伯特,但实际上观众很难再走进亨伯特的心里或是以亨伯特的视角去审视其他人物。因为电影更多的是以客观镜头去展现人物。比如库布里克指导的电影中失去了亨伯特对洛丽塔疯狂迷恋的神情举止的一遍又一遍的捕捉,包括在初次遇见洛丽塔时,亨伯特也只是盯着看了一会儿,这使得洛丽塔在观影者的心中更接近一个长的好看的青春期叛逆少女,而不是亨伯特眼里那个从孩子群中一眼就能被认出来的“妖精”。总得来说,库氏版的电影更加倾向于故事的完整性和以黑色幽默为手段的暗讽性,而缺少对人物尤其是叙事者的精神心理探究。毕竟在小说的序中就指出《洛丽塔》是精神病学界的一份经典病例之作。 在这方面,库氏指导的电影与原著文本还是有所差异的。而1997年莱恩指导的《洛丽塔》相比更接近文本的视角与叙事角度,在这版《洛丽塔》电影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大都在亨伯特的视角之内,摄影机的视点与人物的视点有不少重叠之处。还是以洛丽塔的出场为例。亨伯特初次遇见在草垫上的洛丽塔时,文本就对洛丽塔的外貌进行了特殊描:“那是同一个孩子……”。[2](p38)这里说的“同一个孩子”就指的是亨伯特的初恋情人安娜贝尔,也就是说洛丽塔在一出场时就被覆上了安娜贝尔的影子,这完全是以亨伯特的视角来带动读者,使读者对洛丽塔产生特殊情感,无法再将她看成一个普通的少女。同时这里的描写不同于一般对孩子的描写,而是以一个恋童者的视角去描写的,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所以亨伯特的目光停留在了洛丽塔的乳房,胸肋以及臀部等这些隐私、象征性幻想的部位,并觉得这些甚是可爱美丽。这所有的描写都是以亨伯特的视角出发,那么读者眼中的洛丽塔自然也就隐去了普通孩子的特点,而她身上的性感、诱惑被无限放大。莱恩版的电影中,洛丽塔趴在草地上初次出场时,先是一个中景,阳光下被水雾包裹着的洛丽塔映入眼帘,然后镜头推近并且在洛丽塔的肩膀及后背停留,随后镜头又切回亨伯特,并将亨伯特专注的表情逐渐放大,此时镜头又随着亨伯特的目光移到洛丽塔身上,一直到镜头只框下洛丽塔一对活泼的小脚丫才不再拉近,然后由脚推及脸部,直到洛丽塔对亨伯特露出精灵般的笑容。整个镜头播放的过程好似亨伯特用手仔仔细细地将洛丽塔抚摸了一遍,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痴迷与初见她的震慑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镜头在洛丽塔身上停留的部位就是亨伯特目光停留之处,这些部位都被烙上了亨伯特的标记,整个洛丽塔都被烙上了亨伯特的标记,使得观影者从亨伯特视角感受到这个洛丽塔就是“性感少女”而不仅仅是一个长得好看的青春期叛逆少女。由此可见,无论是电影还是文本,视角的选定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尤其是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它决定了受众能否走进人物内心,以及受众在情节发展中得到情感渗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