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束语
结束语一般置于请安语之前表示所述之事已毕。民国书信中常用结束语举例如下:
(1)、表示郑重
[专此] 特地写此信。《致蒋光鼐、蔡廷锴》:“专此。敬颂勋祺。”[4](P62)
[专肃] 特地恭写此信。钱玄同《与鲁迅》:“专肃,敬请台安。”[6](P78)
[手布] 亲笔表达。张元济《与胡适》:“手布,顺颂晚安。”[6](P79)
[肃缄] 敬写此信。苏雪林《与蔡元培》:“肃缄,敬请大安。”[6](P79)
(2)、表示仓促
[匆此] 匆忙写此信。陈寅恪《致傅斯年》:“匆此,敬叩著安并祝侍福。”[2](P38)
[匆草] 匆忙草率。朱芳圃《与杨树达》:“匆草,敬叩教安。 [6](P79)
[匆匆不尽欲言] 匆忙陈述,言犹未尽。胡适《与陈独秀》:“伏乞恕其狂妄而赐以论断,则幸甚矣。匆匆不尽欲言。叩祝撰安。”[1](P5)
(3)、谦言轻率文献综述
[草草不恭] 草率不恭敬。沈兼士《与杨树达》:“草草不恭,敬颂著安。”[6](P80)
[草禀不恭] 草率禀报不恭敬。叶德辉《与缪荃孙》:“草禀不恭,即叩福安。”[6](P80)
[率尔不庄] 草率不庄重。张大千《与叶遐庵》:“率尔不庄,即颂清胜。”[6](P80)
[率直不恭] 直率不恭敬。岑仲勉《与陈垣》:“率直不恭,并请著安。”[6](P80)
[不宣] 不一一细说。马一浮《与林同庄》:“幸谢良游,别求佳士。不宣。”[6](P80)
(4)、交代其他事宜
[余晤语] 其余的事或话见面时再谈。谭延献《与缪荃孙》:“余晤语,此承即佳。”[6](P82)
[余续布] 其余的以后继续陈述。张元济《与朱希祖》:“余续布。敬贺岁禧。”[6](P82)
[余容面倾] 其余的请容许我当面畅谈。闻一多《与游国恩》:“余容面倾。敬颂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