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果”与谓词性代词“然”构成一个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临时性的偏正词组,相当“果真这样,确实如此”,这时的“果然”作为一个词组,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
一是表示事情的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等,往往先叙述事情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再证实这种预测的正确性,义同“果真,真的”,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8】二是用于疑问句中,询问事情的结果或提出质疑,义同“到底,究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劝公以其私,私也有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而果然乎?”就是用的此义。先秦两汉时期的“果然”尚未出现副词的用法,副词“果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萌芽,唐宋时期有所进发展,大量盛行是在元代。
(二)果然与果不然
“果然”与“果不然”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据“果不然”的来源,“果不然”由“果然”和“不出所料”两个同义概念整合而来,果然可兼用表示主观预测与客观规律的场合,而不出所料仅用于主观预测的场合,二者语义同中有异,从表达方式看,不出所料从反面看,果然从正面看,在说话和文章中为了加强肯定语气,经常将果然与不出所料一反一正连用,使这两个表达式浑然一体。[9]如: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10]但经历时考察研究,“果不然”实则是由“果然”“不出所料”叠合缩略而得。其推论过程如下:
1.上文提到“果然”在先秦就已经出现,直到魏晋时期才形成一个固定的词。
如“近张敬仲县论恪,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2.明代开始,书籍中已出现“果不出所料”。
如《闽海赠言》有具体例证“将军笑曰:果不出所料.”
3.后来,为了加强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又受语言表达主体性、主观性影响而将二者加以叠合,并根据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进行了省略缩合,由此,“果不然”才得以出现,最早见于明末清初文献中。
“到起鼓以后,果不然两个差人来了,叫我撞个满怀”。[11]
4.“果不其然”最早见于清代的章回小说《儒林外史》中:“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去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哩,今日果不其然”。[12]
(三)果不其然的成因
1.“四言为正”的汉文化
首先这与人们的心理认知有重大的关系,符合汉人形成既久的重偶轻奇的语言心理。四字格是具有汉语文化特点和文化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结构凝练、典雅庄重的特点。汉语成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多数由四个字构成,一方面,在表达意思上,成语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过长则显得臃肿赘余,给人们的记忆带来负担,交际带来困难,过短则又会表达不清楚,不易表达深刻的思想,而四字格恰恰符合了结构简练,意义完整的要求;另一方面,从语言习惯与汉语传统方面来看,《诗经》作为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其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句式以四言为主,节奏紧凑,韵律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它的四言诗直接影响了成语四字格的形成以及优尔朝骈文的语言形式。汉语四字格符合中国长久以来的“以四言为正,以偶为佳”的文化传统与审美要求,正是因为这一点,四字格“果不其然”的形成才具有强大的心理依据,也就得以长期固定并为人使用。
- 上一篇:论当前文学创作中审美理想的缺失
- 下一篇: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中的生命意识
-
-
-
-
-
-
-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