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摘要:本文将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分析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形成,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性欲理论、人格层次说、爱欲与文明说四个方面入手,以《将军的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三部短篇小说集中的作品为主要依据,探讨剖析施蛰存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流动、变态性心理、“本我”和“超我”的对抗以及爱欲与文明的冲突。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自觉运用和探索最为彻底,体现了作家对创作求新求变的探索精神。31057
    毕业论文关键词:施蛰存 心理分析小说 弗洛伊德理论
    “新感觉派”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坛的一个小说流派,代表作家主要有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但与穆时英、刘呐鸥描写现代都市五光十色、炫目迷离的感觉不同,被认为是“新感觉派”主将之一的施蛰存善于对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通过描写人物的潜意识活动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激烈冲突和复杂情感,呈现出人物深层的精神世界。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最能代表他的创作特色,虽然这类小说的出现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甚至还受到过很多批评,但并不能就此掩盖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的贡献和他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地位。
    作为“中国心理分析小说第一人” ,施蛰存对心理分析小说的努力探索使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生根发芽,为现代小说的创作找到了一条新路径,现代主义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一样开始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奠定了心理分析小说在三十年代的重要地位。施蛰存对弗洛伊德理论和显尼志勒创作的接受是显而易见的,他把潜意识理论、性欲理论、人格层次说等灵活地运用到创作中,将写作视角转向人物的内心深处,剖析人物深层次的精神领域,把新潮的现代主义因素创造性地运用到现实题材的小说创作中,使他的心理分析小说呈现出一种与现实主义相生相容的形态,充分体现了他的文体创新意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在抗战与救亡的时代背景中,很多作家把文学当作政治上鼓动和宣传的工具,但施蛰存的创作却依然关注“人”,表现游走在都市与城郊之间的人的心理流动,在描写他们压抑的情欲中揭示他们隐秘的精神世界,在革命、阶级、战争、政治这样的时代环境中增添了一抹人性的亮色。
    1923年,施蛰存自费印刷了他最早的小说集《江干集》,并自认为是“我青少年时期的描红练习” 。1928年出版的《娟子姑娘》和1929年出版的《追》,也被作者认为是“一个文艺学徒的习作” 。1929年10月出版的《上元灯》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作者怀念家乡、追忆往事之作,仍然延续着以往小说以写实为主的创作手法,不过通过仔细研读这部小说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已经有一两篇作品开始隐约透露出一些心理分析的特点。直到1932至1933年间出版的《将军的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三部短篇小说集,才最能代表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特色与艺术风格。《将军的头》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心理分析小说集,以此作为开端,施蛰存真正走上了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和探索道路;《梅雨之夕》是一部现代都市题材的心理分析小说集,展现了现代社会平凡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善女人行品》则是一部以女性的独特心理以及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形成的激烈的爱欲冲突为主要关注点的短篇小说集。1936年施蛰存出版了《小珍集》,又把写作视角转向了现实主义,其中的许多作品具有浓郁的社会批判气息,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
  1. 上一篇:中国希腊神话女神伦理价值观比较
  2. 下一篇:《荷马史诗》古希腊荷马时代的妇女地位及其原因探析
  1. 梅里美《高龙巴》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

  2. 从需要层次理论透析北美英国移民的心理

  3. 南宋诗坛上的老顽童杨万...

  4. 黄厚江散文教学实践理论阐释

  5. 对话理论视野下的钱梦龙导读艺术

  6.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罗伯-格...

  7. 王国维戏剧理论研究

  8.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9.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0.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1.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2.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3.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4.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5.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6.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7.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