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文学名著,想象力似乎更令人惊奇,如《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中说女娲用黄土创造了人类,这个细节或许是可以看作现今克隆技术的最原始的艺术萌芽。所以善于阅读并且欣赏文学名著,从中获得启发利于活跃和诱导读者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创新型思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名著阅读提高人文素质
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财富中的瑰宝,我们应该善待并且从中有所收获。爱因斯坦曾说过:“那些只读报章和当代作家的代表作的人,依我看来,就像是自己是大近视却又厌恶眼镜。因为他从不看远一点,听多一点,故此他全为偏见和当下流行的事物所蒙蔽,一个人无论是多聪明,如果他从不放弃融汇其他人的思想和经验,他只会是枯燥无。”[2]对于那些富有丰富情感内涵的经典名著,我们需要多读常读。我们要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由感受到的各种情感引发对事物、人生的严肃思考,在感受情节和人物魅力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要形成自己的一种独特的感受与认知,渐渐地丰富自己的学识与修养,这对我们必定是大有裨益的。
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让我们知道,“贫穷使男人沉沦,饥饿使女人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3]而小说的主人公冉·阿让的一生也是充满了坎坷与传奇。他本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劳动者,但为了救济外甥,偷了一条面包而遭受牢狱之灾。因为对法律的不信任,原本只有五年的牢狱之灾因他多次越狱加重到19年。他的身心备受社会的残害,于是他盲目而又疯狂地向社会报复,却做了令自己悔恨一生的错事。后来改名当上市长的他慈悲做人,抚养柯赛特,最后救了革命青年马吕斯带着赎罪的心境死去。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冉阿让经历坎坷,做过错事,但重要的是他能够醒悟,能够为自己所做过的罪恶忏悔,从头开始,最后为他人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的精神可歌可泣,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灵的震撼,更能够让我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深思。
我们有时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余华的《活着》告诉我们人生无所谓生与死,最大的幸福便是活着。《活着》让我们看到富家少爷福贵的荒诞、身无分文和艰难生活;经历了战争炮火的福贵终于回到家了,有庆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凤霞也嫁人怀了孩子,这个贫苦的家庭所经受的苦难似乎也要结束了,开始有了一些温情和简陋的欢乐。就在我们以为苦尽甘来、春暖花开的时候,苦难却又再次降临,以更加残忍的方式让他们迅速死去,毫无征兆。福贵的儿子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有庆是那么的热爱那两只小羊,害怕它们挨饿所以一下学就去割草。纵然生活艰苦,他也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可是他死了,很冤枉也很荒谬,因为血型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被拉去抽血过量而夭亡,荒唐的令人心酸。就算是这样命运,依然不放过福贵这一家子人,福贵的家人一个个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下福贵自己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我想,福贵是对生命足够尊重的。生活的残忍与无情让福贵送走了自己所有的亲人,他有许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仍然活着,坚强的活着并接受命运给予的重痛和苦难。也许,《活着》就是在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一个信念:活着吧,接受生命所赋予的责任;活着吧,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及所有。它要我们学会善待生命,拥有强大的承受能力,对世界报以乐观通达的态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名著都在向我们传达积极的人生态度,部分名著的内容、思想较复杂,这就需要我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怎样理解名著?又如何通过名著阅读来提高人文素质?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来形成批判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