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滕刚是我国微型小说的标志性作家,为微型小说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自身丰富的社会阅历有着深刻的感悟,以灵感为催化剂,创作出一篇篇富含价值的作品。他的作品触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悖论,笔端伸向纷扰迷茫的内心世界以及人性的脆弱和痛楚。本文将以“异乡人”系列为出发点,浅谈滕刚微型小说创作的影响因素、人物塑造特色及创作意义。71306
毕业论文关键词:异乡人;陪聊;人物符号;悖论
Abstract: Teng Gang is China's iconic Mini fiction writer, has mad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miniature novels. He to enrich their social experience has a profound sentiment, with inspiration as catalyst to create a rich value of the works. His works touch the paradox of life everywhere, pen toward troubles confused inner world and human nature weakness and pain. This will be the "outsider" series as a starting point, on the Teng just Mini novel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characterization features and significance of creation.
Key words:outsider; Peiliao; character symbol; paradox
微型小说作为我国近代新崛起的小说样式,其短小精悍的篇幅使读者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利用较短的时间获取众多的镜头,因此拥有大量的读者。而滕刚作为我国微型小说作家中的佼佼者,将自己丰富的社会阅历与突出的写作天赋完美的结合,创作出大量作品,让读者在精神上一次又一次享受了饕餮大宴。“异乡人”系列是作者从2003年开始创作的,陆续发表在《微型小说选刊》上,最终形成39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可以看做一篇完整的独立的微型小说,连接在一起又是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作者用其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刻画出异乡人这样一个符号化的人物,表现了对现代人生存悖论的思考。论文网
一、家庭及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1962年滕刚出生在扬州下辖的江都市东北部的小纪,父母忙于生计不得不将滕刚送由祖父母抚养。滕刚的祖父患有间隙性精神分裂症,平日里沉默寡言,更为可怕的表现是他一次次的尝试着自杀,家里人时刻防备着,直到1976年祖父在又一次预谋自杀中获得了成功。“死亡”由此走入童年滕刚的内心,对于死亡的恐惧成了他心中的一个结,也是挥之不去的心理创伤,这样的恐惧感在日后的成长中悄悄绽放,渗透在他的小说创作中。《预感》是其成名作,小说中主人公预感到自己要被汽车撞死,选择足不出户的躲避死亡,结果汽车却冲进了后院,主人公仍然逃不出死亡的命运。阅读这篇小说时,读者易产生紧张感,总觉得周围布满了躲不过的陷阱,这种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躲避让人不由的焦虑,这正是滕刚对死亡的恐惧的扩散与体现。另一篇小说《罗小卫之死》更是直接的描写了漫长的自杀过程,作者用整个篇幅来表现人物的自杀过程,在罗小卫一次次走向死亡的漫长过程中,在人物的内心感受细致的描摹中,正是作者回味着自己曾经历的痛楚。在“异乡人”系列中的十二次陪聊经历中也多次涉及到死亡:在第二次陪聊中,一言不发的老人紧紧握住异乡人的手离开了人世;第三次陪聊中,惧怕坏人谋杀的老人让异乡人扮演保安;在第八次陪聊中,独居老人对漫长的黑夜的恐惧,怕自己随时发病、窒息、死亡;在第十一次陪聊中,得了癌症的男子舍不得丢下妻子女儿,找小姐按摩减轻疼痛却无法得到妻子的谅解;第十二次陪聊,独居老人怕老死家中而无人知要求物业派人定时敲门。可以说死亡的话题是贯穿滕刚创作的始终的,这正是他童年对死亡的恐惧所绽放的异彩。“也许正是童年时代这一段与死亡相伴的经历成为了一份独特的人生体验,构成了滕刚微型小说创作中的‘死亡意识’:在滕刚的微型小说中,涉及到死亡话题的作品很多,他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类永远无法逃避的‘死亡’,既非英雄zhuyi的壮怀激烈,也非悲观zhuyi者的痛苦绝望,而是一种理性zhuyi的条分缕析,是冷静、客观地体察人性的幽暗,是一种从容面对死亡的超然。”[1](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