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摘 要:《娇红记》突出之处是摆脱了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固定模式。《娇红记》对以往才子佳人小说有了一定的发展。女主人公则有了更加清醒的婚姻观、择偶观、爱情观,男主人公的形象意义显得更加高尚,婢女飞红对之前封建时代丫鬟们事事顺从、逆来顺受的性格有了一定的突破,同时也突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一贯的父母包办婚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是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是在《牡丹亭》之后,《红楼梦》之前的过度者。56315

    毕业论文关键词:娇红记;才子佳人;小说

    Abstract: Jiao Hong Ji  prominent was from a fixed mode of traditional novels of gifted scholars and beautiful ladies. Jiao Hong Ji is a development of the previous novels of gifted scholars and beautiful ladies. The heroine is a more sober view of marriage, mate concept, the concept of love, the hero image meaning is more noble, and crimson prior to feudal era maids obedient in everything, resign oneself to adversity character has been a breakthrough, but also broke the "life of the parents, the words of a match-maker" this consistent parents arranged marriage, has certain progressive significance. It is one of the ten ancient Chinese tragedy, Its after the "Peony Pavilion",befor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Key words: Jiao Hong Ji;gifted scholars and beautiful ladies;novels

    《娇红记》是一部优秀的悲剧作品,主要讲述了秀才申纯因赴试落榜,便去舅舅家小住些时日,在宴席上遇见了表妹王娇娘,便对她一见钟情。这对青年在经过种种曲折的磨难、相互的试探和痛苦的相思之后,终于私自结合,发生了爱情。回家之后,申纯遣媒说亲,却被舅舅嫌贫爱富,以表兄妹为由不能成婚一口回绝了。直至申纯高中,王文瑞才决定招他为婿,不料位高权重的帅节镇之子看中了王娇娘,王文瑞竟然不守信义,应允了这门亲事。娇娘誓死拒婚,终于抱恨成疾,最终病逝,而申纯也痛不欲生,绝食而亡。王文瑞追悔莫及,遂将二人合葬,坟墓上出现了比翼双飞的鸳鸯鸟,所以又称为鸳鸯冢。

    《娇红记》全名又被称为《节义鸳鸯冢娇红记》,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故事,它就发生在北宋宣和年间,明末卓仁月汇选的《古今词统》中便记载着这个故事。它也成为了许多文人雅客热衷的题材,元人王实甫、明初人邾经、汤舜民、金文质、刘兑分别有同一题材的杂剧作品,明中叶的沈受先也编撰过同名传奇。如今仅存一部相传为元人宋梅洞所作的《娇红记》小说,还有明初刘东生的《金童玉女娇红记》杂剧,而孟称舜的传奇《娇红记》以崭新的思想和艺术的光芒,影响着文坛,不论是对于它之前还是之后的有关才子佳人爱情题材的杰作,都具有着一定的意义。

    《娇红记》与以往的《会真记》、《西厢记》、《牡丹亭》等才子佳人小说有明显不同之处,它是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它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前人有一定的超越之处。这种超越体现在多个方面,从而使得这部作品无论是在戏曲史上还是在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娇红记》中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一)王娇娘

    彭茵指出“王娇娘形象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一柔顺无力缺乏自信的佳人形象的旧貌”,“体现娇娘情、智、勇皆备的理想人格”。[1]《西厢记》中的爱情是郎才女貌、一见钟情式的,当张生与崔莺莺相见时,双方都被对方的美貌和才情所吸引,而后来的主要矛盾则在于幽会之期,或者是私定终身之事了,他们并没有考虑到爱情、情义这类东西,凭着一见钟情,再加上自身的叛逆性格,崔老夫人的横加阻拦,他们便会有一种越挫越勇的感觉,想要在一起的决心就更加坚定了。再来说《牡丹亭》,其实也是相近的,他们的爱情在我看来更加神秘一些,只是发生于男女双方的梦中相见,随后便有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我想这种爱情是一见钟情式的,当然,并不是他们的爱情就是浅薄的,是无知的,他们的这种爱情比起那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包办婚姻要好很多,同时也对封建礼教有着一定的反抗意义。《娇红记》着力刻画的人物王娇娘则超越了之前的少女,虽然,《娇红记》中的爱情也是由一见钟情开始的,在初次见面的酒席上,申纯:“啊呀,我这表妹真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大有沉鱼落叶,闭月羞花之美啊!”娇娘也忍不住在心中暗暗赞叹“我这申家哥哥,好一表人才啊。”可以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就互相有了好感。不然娇娘也不会自见过申纯之后,就心事纷纭,魂不守舍,连梳妆打扮的心情都没有。即便如此,她还是克制住自己,对爱情始终有着自己独特清醒的认知。她并没有沉溺于这短暂的幸福之中,而是对申纯进行了反复的考察,书中这样写道:“月余时间过去了,申纯与娇娘虽然不时在中庭相见,娇娘却总是不冷不热,如迎如拒,去之则近,即之复远。”[2]有着欲拒还迎的状态,令人捉摸不透。“说娇娘无情吧,她看过诗笺,倾鬟低面,欲语不语,满眼泪光;说她有意吧,她却对自己丝毫没有亲近的样儿,不冷不热,若即若离。她简直像是一个难解的谜.。”[2]这些都可以说是对申纯的考验,这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再加上两人之间的磨练,爱情才能够变得更加坚固,所以最后,王娇娘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申纯,毅然违背家规、封建礼教,勇敢地和申纯结合。像前人小说中仅仅是因为外貌的美丽,谈吐的优雅而建立起的爱情,往往是经不起考验的,爱情也会灰飞烟灭。《会真记》中的崔莺莺最终被高中状元的张生抛弃,又比如说《琵琶记》中的赵五娘与蔡伯喈结为夫妇之后,五娘在家中孝敬父母,而蔡伯喈高中状元之后却入赘了相府,成为了相府的女婿,留下赵五娘进京寻夫。他们的爱情就没有娇娘的爱情坚固,还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在这一点上,娇娘是胜过那些女子的。

  1. 上一篇:论《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心境对其命运的影响
  2. 下一篇:浅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1. 孔子礼治思想研究《论语》为中心的考察

  2. 爱丽丝门罗小说《逃离》中的女性意识

  3. 论毛泽东诗词对《庄子》的创作接受

  4. 小说《三国演义》刘备领导艺术研究

  5.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升华

  6. 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

  7. 《呼啸山庄》中哥特因素分析

  8.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9.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0.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1.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2.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3.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4.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5.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6.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7.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