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瓦西里二世并没给帝国这样的休息机会,在他亲政以后,整个帝国就像一台疯狂的战争机器,先是平定了国内的几次叛乱,紧接着又不断地对外扩张,最终死在了征服南意大利的路上。一般来说,像拜占庭这样的大帝国,在外部安定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与军事手段重建政治体制并且恢复稳定的统治的。而且即使是拜占庭帝国本身,历史上也曾在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内战和政治斗争完成王朝更替与帝国的重建。但是这种没有战略重心的战争,使得拜占庭帝国 过于疲惫不堪,无法恢复元气。等到了11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根本没有这种机会恢复了。
2.瓦西里二世的外交政策
除去军事政策上的持续战争外,更大层面上使帝国走向衰落的则是瓦西里二世时期的外交政策,这同样也是瓦西里二世中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因为他给后来的继承者们留下了一个非常难堪的外交环境。文献综述
瓦西里二世时期的外交政策充分体现了瓦西里二世刚愎自用的性格特点。在他之前,从没有一个帝王像他这样四面出击,使拜占庭帝国和周边国家的矛盾越来越严重。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能维持数百年不倒,不仅仅是其军区制度的生命力以及强大的军队,更因为其拥有很强的地理优势和地缘政治优势,具体包括三点:第一,即领土相对平均的分配在欧亚两个大洲,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发生战争,总可以以另一半不受干扰的领土为基础进行援助。其次,是帝国的东部防线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在马其顿王朝时期,主要是沿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托卢斯山脉进行防守,而这一自然防线东面还有亚美尼亚这个亲拜占庭帝国的国家作为天然的缓冲带,战略形势非常优越[2]。而在更早的时候,即东罗马帝国时期与波斯帝国相抗衡时期,其坚守的则是从西奈半岛到叙利亚以及托卢斯山脉的坚固防线。这条防线虽然看起来宽广,但大多沿海,拜占庭帝国可以轻松地通过海军调兵前往前线,而波斯帝国则必须越过沙漠才能向西部前进,而且也没有任何的地点可以让其进行休整或者作为其桥头堡。第三,是北线强大的可萨汗国与帝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而可萨汗国则占据了在高加索山和俄罗斯大森林之间的广阔草原,就像一个瓶塞,堵住了作为东方游牧民西进的高速公路——南俄大草原,并且与亲拜占庭的亚美尼亚隔高加索山相望,这样就保证了帝国的东和北部其实都是安全的,敌人集中在无法联合作战的西北和东南,就是多亏了亚美尼亚和可萨汗国这两个国家的支持或间接支持,否则拜占庭帝国就会陷入四面开战的可怕局面[3]。
而瓦西里二世的做法则破坏了原有的外交政策,自罗马帝国与东方民族交战以来,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东罗马帝国,他们都未计划将亚美尼亚作为自己的固有领土而进行占领,相反则是在这里扶持坚定的亲罗马政权,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小亚细亚放置过多兵力而影响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将军队布置在东部边境,其战略机动性则差于部署在君士坦丁堡,因为后者可以利用海军在帝国的领土内迅速机动,而前者则牵制了帝国大量的财力物力与军事力量)。而在瓦西里二世统治期间,他在这方面犯下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在他当政前期的混乱时代中,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美亚被从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之中割裂开了,然而瓦西里二世在平定内乱之后,并没有试图收复他们,反而是对暂时陷入分裂的亚美尼亚进行了攻击。他指挥军队越过托鲁斯山,或羁縻,或附庸了一些亚美尼亚邦国,并使剩下的几个亚美尼亚邦国分别保持独立,这种行为虽然扩大了领地,但这造成了亚美尼亚的分裂和衰弱。并且,由于边境线的东扩,使得原来坚守的托鲁斯山防线失去了作用,相当将其废除了,同时拜占庭帝国还因入侵失去了亚美尼亚地方封建贵族的支持,所以拜占庭帝国在入侵了亚美尼亚后反而失去了固有的自然边界和塞外缓冲。如此一来分裂的亚美尼亚不仅不足以作为拜占庭帝国东部防线的缓冲,甚至还有可能成为东方的外敌在向拜占庭帝国开战的桥头堡,瓦西里二世也不得不用比过去多得多的军队来维护东方的新防线。这样,一旦帝国发生内战或者西部边疆出现紧急情况,东部地区在军队被抽走的情况下,就无力维持没有地理优势的新防线了,甚至有可能造成多米诺骨牌式的全面崩溃[4]。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