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视作品中名著改编的特征
     在改革开放光辉笼罩下的上个世纪80年代,众多名著作品被搬上荧幕,电视制作者们竭尽全力,塑造了一部部传世经典的改编作品,其中《西游记》和《红楼梦》的影响颇为轰动,是当时影视作品改编的巅峰时期,其经典性至今无法超越,到90年代后期,大众文化兴起,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也充分体现了通俗性和当代性的特征。
   (一)影视作品对名著改编的经典性
    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是因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上个世纪80年代,由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无疑是我国名著改编的巅峰之作,成为影响几代人的永恒的“经典”。
    举个例子来说,86版的《西游记》拍摄时间长达17年,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甚至在还到了泰国,其中的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是真实地点再现,虽然那个时候没有先进的拍摄设备,没有强大的幕后团队,也没有现如今神话剧那般绚丽多彩,但正是这样艰苦的环境,磨砺了那一代的演员,使《西游记》这部伟大的著作经久不衰。而11版的《西游记》就显得有些急于求成,单是在人物和场景的拿捏方面就略显青涩,演员的表演也再没了当年的形象和生动。
    同样的,在20世纪80年代时在演员形象的塑造上也体现了其经典性,86版的《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不仅在外貌上更符合原著中的描写:“两弯似赘非整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在与当时场景高度相似的的环境里训练,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陈晓旭的性格越来越接近书中所描写的林黛玉。正是因为如此,她在剧中将林黛玉演得堪称完美,成为传世经典的“林黛玉”。而新版的《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不仅在外貌上就与林黛玉不相符合,并且演技也一般,所以远远无法超越当年的“经典”。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影视作品对名著改编的经典性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编作品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影视作品对名著改编的通俗性
  改编基本上是将以文字为媒介的供阅读的案头之作转变为以人的表演为媒介的舞台艺术或影视艺术。我们不能说后者就一定比前者更通俗,但是,在同等条件下,文字文本是较为含蓄的,一个不识字,但是视听正常的人,可以理解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文字对他来说就显得尤为困难了。很显然,将文学名著转变为影视作品更加有利于在民间传播,所以,将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是具有通俗性的。
上一篇:试析河南卫视中原文化品牌的打造过程
下一篇:中国情景喜剧发展及问题探究

香港电影的港式动作美學【4131字】

音乐里的思想配乐對电影...

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4356字】

青春微电影對弱势群体矛...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

隐喻相似性的认知构建与...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