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栏目收视率较低
首先,刊播时政报道新闻节目的大都是台,具有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双重功能,政治任务一个接一个。其性质和定位决定了此类新闻报道的基本模式和写作手法。长期以来,“时政新闻采、编、播都存在内容单调、写法不灵活的状况,这导致了许多观众兴索然。”
其次,目前电视节目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兼具娱乐性、趣性等的节目层出不穷。另外,还有来自民生新闻报道甚至网络新闻的冲击,这对传统电视节目中的时政新闻报道造成了几乎不可逆转的颓势。2012年依据CSM媒介研究得出的结论,新闻节目的收视情况与上年相比仍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2012年,综合新闻播出比重最高,其次是时事新闻和新闻评述。从观众收视率反馈来看,时事新闻有所下滑,而新闻评述有2011年的17%升至18.1%。
 
再次,认识不到位,创新能力不足。时政新闻收视率不高,并非时政新闻本身的原因。新闻从业者的对其的认识程度以及创新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时政新闻报道的发展。但是,在现行体制下,即使能认识到,也很少甚至几乎无人敢对其进行创新,这是一个悖论。
(二)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采编人员素质不高,自律意识不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的干扰和影响,有些采编人员价值观发生错位,他们从一开始就觉得当记者是为了挣钱,记者特殊的社会身份与“权力”是他们更多在意的东西,而记者作为是“一项崇高的社会职业所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则被忽视了。” 很多采编人员通过采编来谋取私利、通过写稿来谋取私利,他们谋私的黑手不论是在正面新闻,还是在负面报道,或者是在舆论监督方面都随处可见。无论是希望在电视上有影响,树立自身形象,还是为避免“家丑”外扬,借助媒体说些好话,这些都需要拿钱。甚至,我们可以用谋私专业户来形容有些记者。正面报道他们要钱,反面报道也如此。然后根据事情大小,字数多少,镜头长短,与对方讨价还价,以谋取个人私利。归根究底,不得不说与采编人员放松了自身人格修养与职业素养的锻炼和提高有关。
    有的记者违背新闻职业道德,为了照顾领导制造假新闻,2013年3月2日,“蓝色河畔”论坛爆出了《美女记者让领导照稿读曝光啦》的帖子,该帖子的内容说的是长治市一名女记者,在某大厦落成典礼剪裁仪式上采访领导。为了照顾领导,该记者竟然公然违背职业道德,提前准备好的新闻稿贴到领导脸上,以便领导能顺利完成采访。媒体记者的素质既是如此,那么新闻稿件的质量和观众的收视率还何从谈起。2012年6月18日《经济观察报》刊登铁道部谋划成立三大集团,而同时铁道部宣传部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经济观察报》的报道纯属造谣。后据证实,该记者没有经过任何采访,而是搜集有关专家言论和网络消息整合而成的。这样想当然凭空捏造新闻,会造成新闻严重失信于民。新闻首要条件和核心就是它真实可靠,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新闻。个别记者凭借自己掌控着“第四权力”,试图操控舆论,大量报道软新闻等倾向性新闻来为自己谋利;有的记者没有踏踏实实去实地采访,而是利用互联网点击鼠标去拼凑新闻。长此以往,受众将会彻底失去对新闻的信任,新闻也将没有存在价值。
(三)节目主持模式程式化
报道模式存在误区,比如在主持人对会议新闻以及领导活动的报道上存在着严重的程序化、礼仪化、概念化倾向,有的甚至把时政新闻等同于领导活动。“无论是发型、服饰、表情动作,他们都有着统一标准。男女式样统一的西服造型数十年如一日,项链等饰品更是绝对不允许出镜,发型千篇一律,目光必须如炬……也许唯一变化的就是服装的颜色,但也必须以素雅庄重为前提,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会换上一身红色的喜庆装。”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主任常庆多年来一直关注《新闻联播》的各种细节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接受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广泛,自中央到地方的《新闻联播》却仍还固守自己的模式。如图:
上一篇:新浪网易凤凰“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专题报道比较
下一篇: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发展方向研究以《民生报道》为例

香港电影的港式动作美學【4131字】

音乐里的思想配乐對电影...

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4356字】

青春微电影對弱势群体矛...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

隐喻相似性的认知构建与...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