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你究竟创造了什么?”这是莫尔斯发出的第一封电报,信息开始实现远距离快速传输,突破了时空的强大束缚,标志着电子时代的来临。而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无线电广播,使得普通大众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媒介。“1925年,10%的美国家庭拥有收音机; 1940年,美国家庭收音机拥有率达到82%” 人们享受着足不出户便可获取信息的便捷,伍迪艾伦一部著名电影《无线电时代》便是讲述了当时广播对于民众生活的影响之大。
从迅捷的电报对新闻传播的改变开始,当时便有人担心由于过于追求速度,而丧失了报道的深度和价值,“结果是灾难性的,影响到我们所有的脑力活动。我们把匆忙无暇确立为审慎的态度,把仅知皮毛看作科学,把追求新鲜刺激变为生活的常态。。。。” 电报在增强不同地区交流的同时,也使得刚刚接触的人们感到茫然失措。甚至有人指出,正是电报的加速增加了人们生活的紧张与压力,我们却对此毫无察觉。而广播对于社会冲击所造成的恐惧与忧虑则要更为强烈,“20世纪上半叶连续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广播媒介不幸成为法西斯极权政治工具,广播媒介登台伊始就有如此张狂而诡异的表现,使传播学者们不能不对广播媒介的社会作用心生疑虑。”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麦克卢汉将广播电台比作“部落鼓”, “当一大群人踩着鼓点开始一起跳舞时,仿佛在他们内心深处产生了一次集体性的内爆作用,激起对特殊声音信息的狂热认同和服从” 在美国,广播对于公众造成恐慌莫属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年轻的奥逊。威尔森采用新闻播报方式播出该广播剧,使得600万听众中的170万人确信火星人入侵美国,造成约100万人的恐慌。“美国各地惊慌失措的人们一遍祈祷,一边疯狂的想出种种方法从火星人的魔爪下逃生” 普林斯顿大学立刻对该事件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讯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某一特定受众有很强影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以使某一效果极为突出和明显。” 这一时期,广播媒体被视为政治压迫和操纵的工具,其背后更有二次大战,美国经济萧条这一特定时期,对极权主义,主义,慕尼黑危机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