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突发公共事件传播中信息“失衡”问题研究(2)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十分复杂,传播的主体、传播的技巧和传播的受众都会影响传播效果。传播主体决定了信息的可信度,可信度高的传播主体传播效果好。在信息相同的情况下,恰当的传播技巧能提升传播效果。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人对相同的信息接收效果各不相同。可是,有关
管理
部门却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管理思路,采取简单死板的管理方法,对突发事件中的信息采取不恰当的办法加以处理,要么封堵,不让走漏风声;要么只公布对政府有利的信息,个别机构甚至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欺骗舆论,结果民众不买账,事情往往会越闹越大。
现在已经是信息社会了,政府主渠道如果不畅通,民间小道消息就会大行其道,博客、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甚至是口口相传,都可以成为公共突发性事件信息的传播渠道,结果是不实消息满天飞,政府部门经常会陷入被动。比如宜黄强拆事件中,政府多次改口,结果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对这一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
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失衡”的表现方式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失衡”现象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政府内部信息共享的问题;政府与媒体信息共享的问题;政府和公民信息共享的问题;媒体和公民信息共享的问题等多个方面。本文重点阐述政府内部、政府与媒体、媒体与公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失衡”现象。
1.政府内部信息传播“失衡”
政府内部信息传播“失衡”主要是表现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信息传递出现“断层”。这主要是由我国的行政体制导致的各部门分工不明确,各自为政所致。这种现象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同一事件各个部门有不同的规定,各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于上级的要求不予配合甚至抵制;第二,职权分配不清导致相关部门得不到其他部门的支持和理解;第三,各个部门只对上级负责,没得到上级部门的命令,对其他事情不管不问,这也造成信息传播“失衡”。
2.政府和媒体信息传播“失衡”
政府与媒体的信息传播“失衡”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往往采取消极封锁的态度。一方面由于突发公共事件对公众的身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政府不想“节外生枝”,怕公开信息会造成更坏的后果;另一方面,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公民往往不太理智,容易情绪失控,这也降低了政府公开信息的积极性。
3.媒体与公众信息传播“失衡”
媒体与公众信息传播“失衡”主要表现为媒体不能及时、准确的给公众传递信息。这里有政府不能及时给媒体发布信息的原因,也有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的原因。
三、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失衡”的原因
1.政府可能导致“失衡”
对信息公开存在错误的认识。由于政府及相关人员对媒体知识不太了解,媒介素养偏低,对媒体报道往往抱有避而远之的态度。一方面,政府官员担心在采访中表述不够准确而造成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担心提前告知媒体信息会造成未知的后果,害怕因此要承担责任。所以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会习惯性地对信息进行管制,不让媒体报道,以防扩大影响。
迫于担心舆论的压力,政府官员有时候会希望把公开的时间往后“拖一拖”,先找到应对策略,再进行信息公开。尤其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会在事件发生后拖延几天,等到找到了合理的应对方案,做好充分准备才召开
新闻
发布会,将信息对外公布。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大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号行为调查研究
下一篇:
解析澎湃新闻微信公共平台和应用软件的合作营销模式
突发事件中记者对新闻角度的选择
突发性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研究
CCTV和CNN对马航失联事件报道比较分析
突发事件中微博谣言传播研究
微时代意见领袖在突发性...
突发性事件中媒体的应对策略
作为文化记忆的女性媒介...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