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穹顶之下》为例,分析在新媒体复杂的传播语境下,传播路径的多样化,公民新闻的兴起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与此同时,网络秩序混乱、虚假新闻等现象层出不穷,新闻专业主义该如何重构也面临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重构新闻专业主义,需从传媒行业转型与融合、坚守新闻价值伦理、规范网络秩序等多个向度做出努力。40259
毕业论文关健词:新媒体;新闻专业主义;挑战;机遇
2015年2月28日,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纪录片在网上引起巨大轰动,28日中午,《穹顶之下》上线腾讯视频、优酷网、乐视网等各大网站,下午,朋友圈等社交网络被该纪录片刷屏,仅一日的点击量达到600万。这部自费百万的雾霾记录片不仅创造了惊人的播放记录,在内容方面更是言之有物,有振聋发聩之效,由此,雾霾问题掀起全民讨论热潮,与此同时,关于新媒体效应如何与新闻专业主义良性渗透的讨论也甚嚣尘上。在新媒体环境下,哪些因素构成了我国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的阻力,《穹顶之下》的内容生产和制作加工流程中,哪些角度能启发媒体人创新思文,如何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内涵,重构新传媒语境下的新闻专业素养值得思考。
一、新闻专业主义概述
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新闻行业来说是“舶来品”,它的起源地是美国,初衷是为了纠正美国偏离常态的新闻自由,与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相呼应,其最终目标是服务全体人民。1947以哈钦斯为首的新闻自由委员会报告《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新闻界》中倡导媒介专业化,正式标志着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该理论包括两大核心理念:客观新闻学;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主要特点是:客观、真实、独立和自由。
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近代,其中为学界公认,最先受到新闻专业主义影响的是《大公报》。从其最初创刊到续办,《大公报》始终坚持了“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办报宗旨,其中张季鸾主张“不、不私、不卖、不盲”的“四不”原则,成为中国本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初步形成的标志。 然而,尽管这些提法都或多或少受到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响,但都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不能将其系统化为理论。
直到20世纪初,新闻专业主义真正为我国学者所关注。此后,传媒业的所有制结构被打破,开始了“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经营方式,新闻专业主义逐渐受到传媒业主重视,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标尺。现今,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特征。
简言之,新闻专业主义是面向媒体人提出的职业规范,本文将围绕其客观、真实、独立和自由这四个特点展开论述,并从受众视角出发,通过呈现《穹顶之下》体现出的新闻专业主义和“争议”之处,使重构新闻专业主义有针对性地汲取成功经验,减少失误。
二、《穹顶之下》中体现的新闻专业主义
分析在《穹顶之下》中,体现的新闻专业主义,笔者认为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调查内容和信息来源;二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1. 调查内容更真实 信息来源更自由
《穹顶之下》时长103分钟,是一部深度调查雾霾的纪录片,主要针对什么是雾霾,它的形成及解决出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记录和剖析。
在新媒体的网络环境下,媒体人的调查内容将更加真实。作为“复出”之作,《穹顶之下》对雾霾的解析由浅到深,由点到面,对采访对象的选择和观点提问深度考究,更加真实地反映了雾霾问题,并使公众真正意识到,雾霾已然干扰了正常生活,甚至威胁着人类健康,进而要追问缘由,乃至雾霾污染的解决措施。在此之前,也有不少关于雾霾的报道,但大多流于表面,问责意识较弱,反映的问题多片面化和浅薄化,导致公众对雾霾认识不足,《穹顶之下》中对雾霾的深入剖析,正是力求达到新闻真实的表现。
上一篇:地铁文化发展模式及对徐州地铁文化发展的启示
下一篇:《奔跑吧兄弟》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新媒体中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

香港电影的港式动作美學【4131字】

音乐里的思想配乐對电影...

青春电影的叙事创新与文化反思【4356字】

青春微电影對弱势群体矛...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

震憾二十世纪心灵的黑衣...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