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外轴承钢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对轴承钢的生产非常的重视,并且对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的关注。其中,特别是欧洲国家在此取得的效果最为显著。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因为不停的对技术方面的研究,轴承钢的含氧量不断地减少,且许多有损材料性能及寿命的一些元素含量不断变低,使用寿命得到延长。瑞典对轴承钢及轴承的研究由来已久,且技术水平闻名于全世界。而日本也紧随其后,经过许多的努力,提高对技术的研究,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及生产设备,修订热处理工艺,使得他们生产的产品也居于世界的前列。在1980年后,无论是轴承钢的产量、质量,还是科研水平以及生产技术,日本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虽然国外的技术及生产水平足够领先,但是国外对轴承钢的研究也从未间断过,例如以下的介绍。
大量的轴承寿命试验数据表明,轴承钢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造成其使用寿命不确定的主要原因便是轴承钢材料质量的均匀性和材料的稳定性,材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会使得材料具有一定的脆性以致于材料发生脆性断裂现象,其对不均匀的应力非常敏感,发生塑性变形或者根本不发生变形,钢的内部组织间会发生间隙,破坏钢材的完整性,并在不均匀应力的交错作用下,在间隙处发生应力过于集中的现象,形成疲劳源,破坏钢的性能,使部分材料与整体材料分开,对轴承钢使用寿命有很大的损害[13]。我们习惯上把共晶中的碳化物称为共晶初生碳化物,从奥氏体中析出的碳化物叫二次碳化物,从转变中析出的碳化物叫三次碳化物,碳化物的偏析,直接影响钢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在热处理过程中碳化物分布不均匀使材料的产生形变的现象,也就是尺寸发生了变化,同时,淬火温度越高,冷却速度越快,变形更加严重。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各种工艺来提高尺寸的稳定性[14]。但是现今我们还未找到最实用的方法。奥氏体化过程马氏体中的碳含量及未溶碳化物的形貌由淬火过程中奥氏体化时碳化物溶解程度决定,对材料的最终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许多人对奥氏体化过程中碳化物颗粒的溶解动学展开了研究:颗粒为球形,在溶解过程中形状不变,仅为单纯的尺寸减小;碳化物与奥氏体相界面处于局域平衡态,根据局域平衡假设可确定碳化物与奥氏体界面处的边界条件,即相界面处的化学势为定值,各组元的浓度可以根据相图得到;溶解速率只受组元的扩散控制,不考虑界面曲率,溶质拖拽等的影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