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德语称为DSR,英语称之为DTC。1977年,A . B . Piunkett研究PWM逆变器感应电机传动系统中就考虑了磁链和转矩的直接控制,只是苦于当时对瞬时主磁通的测量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使其实现起来颇具困难而未曾引起广泛的注意[14]。23503
1981年,日本学者S . Yamamura在开发交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时提出了磁场加速控制法,关键性地指出如果文持气隙磁场幅值不变,诸如电压、电流和转矩等其他物理量仅为转差的函数,此时只需通过调节气隙磁链的旋转速度,改变其对转子的瞬时转差频率就可以达到控制转矩的目的[14]。
1983年,日本学者Y . Murai等人将瞬时空间电压矢量理论应用于PWM逆变器感应电动机传动系统中,他们把逆变器和电动机看成一个整体,综合三相电压进行控制,提出了磁链轨迹控制法,基于电压、磁链空间矢量概念,成功地解决了瞬时主磁链的计算问题,并且较方便地控制其幅值在整个调速范围内近似保持不变,使其轨迹接近于圆形。[14]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的M . Depenbrock教授通过对瞬时空间理论的研究,首次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的理论,接着1987年把它推广到弱磁调速范围。随后日本学者者I . Takahashi也提出类似的控制方案,并获得了令人振奋的控制效果。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一经诞生,就以自己新颖的控制思想,简洁的结构,优良的静、动态性能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得到迅速的发展[14]。
目前在德国,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兆瓦级的电力机车牵引上。日本研制成功的1.5kw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装置,其转矩响应频率高达2kHz,冲击转矩可瞬时达到额定转矩的20倍,使电机从+500~-500转/分的反转时间只有4ms。在电气传动领域中,这几项指标均居目前世界最高记录。当前,德国、日本、美国等都竞相发展该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第四代电力电子器件及数字化控制元件,向工业生产应用推出全数字化最优直接转矩控制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装置[14]。
我国已经把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大功率电力机车牵引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我国对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较晚,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在产业化方面,差距更大。国内的变频器市场基本上被国外的产品所占领,对于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国内也还基本上不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目前,国内一些研究单位正在进行开发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方面的工作,并积极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合作,通过各种途径来促进国内交流调速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为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提供了广阔应用空间。因此,在消化和吸收国际上所取得的先进成果基础上,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14]。
1.5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十多年来,在国内外直接转矩控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许多文章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方法,特别是随着各种智能控制理论的引入,又涌现出了许多基于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网络的DTC系统,控制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下面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的总结[13]:
(1)先进控制策略在现代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中的应用,改善改善稳态运行性能问题
对于现代直接转矩控制来说,空间矢量调制模块需要控制器来生成给定的空间电压矢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线性控制与各种非线性控制方法的各自优点。
(2)磁链与转矩估计问题
对于直接转矩控制来说,磁链与转矩估计精度直接影响控制性能的好坏,升值导致控制失败,在高速运行时,现有的估计方法可以得到满意的精度,而低速时,尤其接近0速度时,很多估计方法往往会失效,解决低速时的磁链与转矩估计问题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聚氧化乙烯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下一篇:肉味香精发展研究现状
-
-
-
-
-
-
-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