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也有一些关于小学生空间观念的规律的研究,其中最具有参考价值的是刘晓玫(2007)的研究,她在综合分析心理学研究、数学学科以及数学课程的基础上,主要从轴对称、旋转、方向与位置、视图四个方面对2-6年级的学生进行考察,将小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划分为直观想象、直观想象与简单分析抽象、直观想象与复杂分析三个水平。研究发现,2-6年级都达到了直观想象水平且差异不大。但在四、五、六年级在直观想象与简单分析抽象和直观想象与复杂分析两个水平上都明显高于二、三年级,且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在性别方面的优势不是永恒的。
许燕、张厚粲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小学生的空间能力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示,在空间旋转能力上、男生的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为减弱并消失。
施建农、周林等(1997)分析小学生心理折叠能力的研究结果,认为学生的心理折叠能力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提高。
综述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空间观念的水平逐渐上升。但在性别差异方面,国内外、不同因素之间的研究结果存在矛盾,需要我们关注男女生在空间观念性别方面的成绩。
3 关于学生图形的运理解水平的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主要对空间观念的内涵、空间观念的教育价值和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等进行了研究,其中也不乏很多学者对图形的运动的研究。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一种能力,李洪玉,林崇德认为空间认知能力主要是由空间观察能力、空间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四部分构成的。 而从空间观念培养的内容上来看,主要可分为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四方面内容。
国内关于空间能力的研究(约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取得许多好的成果。其中对小学阶段儿童空间观念的发展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幼儿阶段和中学阶段的学生。研究一致认为:儿童的空间观念的发展总体上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而增长,且空间观念发展的速度是不均匀的;经验和对客体的熟悉程度是发展儿童空间表象的重要条件,儿童在空间认知结构不同的方面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比如说儿童的形状认知能力在学前已逐步趋于完善,但是距离认知能力仍处于不稳定的萌芽阶段;大部分研究中学者认为不同年龄的儿童空间观念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研究中指出学前儿童的空间观念性别差异不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差异逐渐显著,且男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优于女生。但也有学者研究发现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认为男生具有的优势不是永恒的。
总之,儿童空间观念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不平衡性。但是关于小学阶段儿童空间观念发展,尤其是针对图形的运动中儿童空间观念发展的研究很少。因此,对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具有现实价值,能够为以后的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