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综述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在对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研究后,分别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该取消金融管制,实行金融深化,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之后,学者们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卡普(1976)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一个较高的名义利率。弗赖(1982)在卡普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实际经济增长率会随着实际存款利率的提高而提高。加尔比斯(1997)认为利率市场化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水平和资本产出效率这两种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总而言之,学者们都在强调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部分西方国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完成了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西方学者对利率风险管理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所应用的管理手段也逐步增多。1983年,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最先由J.P.摩根公司提出,认为由于利率波动以及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等原因,从而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着比较高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在利率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不同期限分组下的利率敏感性负债与资产的差值,研究出利率波动对商业银行当期净利息收入的影响,这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商业银行对重新定价风险的度量。布莱恩•科伊尔(2003)将利率风险进行分类同时归纳了控制利率风险的相关方法,并指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资产负债项目和开发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利率风险的管理与规避。29394
2.国内研究综述
一直以来,利率市场化问题都是我国经济学专家和学者致力于研究的主要课题,黄金老(2001)指出,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面临着恒久性风险而且还要面临着阶段性风险。易纲(2009)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指出早期的利率管制积极地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成长,但同时也阻碍了资源的配置,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对定价机制进行完善。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商业银行缺乏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意识,进而导致了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且不深刻。但是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所以银行业以及众多学者们开始提高对利率风险的重视程度,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也随着增加。曹晶和支俊立(2012)指出我国当前的银行业结构依然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进而削弱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效,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加强对金融的监管,鼓励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应该大力开展业务创新和业务范围的扩展。刘晶(2012)对于如何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等建议。丁刚(2012)探析了关于国内商业银行如何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问题,阐明了2012年国内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的全新思路。田华(2014)研究首先表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提高了对利率风险的管理的重视程度,但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然后通过对现阶段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在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后结合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经验,从银行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陈希娟(2014)通过对中国银行2007年到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由于资产负债期限、规模不能互相匹配而引起的利率风险,由此提出在应对利率风险上要提高商业银行的重视程度、调整负债资产结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控等建议。论文网
- 上一篇: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下一篇:国内外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
-
-
-
-
-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