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相关实证研究,得出这样一个重大的发现: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学科,科研人员主要产出的峰值年龄不同。比如说从事抒情诗和纯数学研究以及理论物理等种类的研究科研人员他们论文产出的高峰值一般都在20多岁高三十岁刚出头,相对来说比较早,而这些领域的科研人员越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论文产出越少,有相关数据表示这些领域的科研人员过个三十多岁以后的论文产出量仅为他们高峰值产出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在历史学、哲学、医学和小说写作以及其他文人领域论文产出量的高峰期和抒情诗、纯数学研究以及理论物理等种类的研究科研人员的论文产值完全不同,从事历史文、哲学、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及作家等其他文人领域的绩效产出的高峰期一般是在40或50岁左右,一旦过了五十多岁,绩效就开始下降,不过这种下降的趋势是微弱的。除此以外心理学领域的科研人员的产出高峰期介于上面所介绍的两者之间,心理学的绩效产值的高峰期一般是40岁左右,过了这个年龄,所产出的绩效也只是高峰值的一半而已。
对于以上的研究,Zuckerman和Metron认为各学科绩效峰值年龄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的领域,它们所包含知识的条理化的程度不同,程度的不同是直接影响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因而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存在。比如说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这些学科的条理化程度比较低,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人们只能依据经验来获取。比如说物理学和数学领域就恰恰性反,他们的条理化程度非常的高,所以就不需要太多的经验做辅助。这也就是为什么物理、数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比医学、生物学这种领域的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著作的年龄要低。
Kyvik也在1990年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越是知识更新比较快的领域,科研人员就越容易出现知识老化的现象,因为科研人员面对更新的知识很难跟的上其步伐研究出新的应对方法,而相比于知识更新较快的领域,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类知识更新较慢的领域,研究者更可能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保持较高的绩效。
2)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
根据1979年Cole通过对六个学科领域内的610名研究人员进行了数据研究,发现这610名研究人员其年龄和论文产出之间的关系是呈微弱的下降曲线, 所以一些学者针对这项数据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科研人员的边际产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是这并非完全正确,在1947年到1950年这之间发现有497名博士学位的数学家他们的产出的绩效并未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反而后期的著作比前期的著作更被人熟知。所以说根据以上的数据现象,在生命周期中,科研人员的年龄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应该用到U型表示更为准确。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从事创造性工作的科研人员的研究数据显示从事创造性科研的人,他们的年龄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高峰状态分布的现象。这两个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分别是在60—80岁左右和生命周期出出现两个大小的绩效高峰。对于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的年龄和绩效之间的关系,Pelz分别对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基础研究所的博士和开发研究所得工程师以及没有博士称号的后补科学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基础研究所的博士和没有博士称号的后补科学家他们的年龄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两者的绩效都在在40岁左右达到了顶峰,之后到了50岁—54岁这之间又达到了顶峰,但是有一个现象资金没有形成学术共识,就是博士和后补科学家这两者在两次年龄段出现顶峰之间有大幅度回落的现象,呈现出马鞍曲线的形状。而开发所研究所的工程师他们的顶峰只有一次,那就是在45岁左右,过了这个顶峰绩效就开始回落。我国学者对1986-2002年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面上项目负责人年龄分布情况做了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项目的负责人和美国基础研究所的博士还有没有博士称号的后补科学家一样,年龄和绩效的关系呈现出马鞍型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