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心理学家们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Cantril&Neugarten 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的认识和评价。Bradburn&Watson认为,主观幸福感是由于积极情感频率与消极情感频率的不平衡而产生的,具体而言就是一个人如果感受到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多得多,则他的主观幸福感体验就高。而Diener的观点主张,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是对其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主要分为认知与情感两个成分,而情感成分分为积极情感频率与消极情感频率。Diener提出主观幸福感有以下三个特点:(1)稳定性,主观幸福感是衡量长期而不是短期的情绪反应和生活满意度;(2)主观性,从内部而不是从他人评估其评价标准;(3)整体性,它是一种包括情感和认知评价两个方面的综合性的评价[7]。本研究采用Diener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把主观幸福感分为认知和情感体验,认知即生活满意度,而情感体验分为积极情感频率和消极情感频率。50155
主观幸福感的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对于幸福感的发展分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和测量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主观幸福感的描述性阶段,学者主要研究人口学变量(如家庭状况、年龄、性别等),他们假设人口变量非常影响主观幸福感,他们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副产品”。第二个阶段是以Diener:于1984年编写的《主观幸福感》为标志,重点探索主观幸福感的理论解释模型,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的实证研究,形成了目标理论、活动理论、人格理论和各种理论模型,从不同的视角对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性解释,为主观幸福感的探索打下了理论基础。自1990年代起,展开了第三阶段的研究,在早期主观幸福感发展和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测量技术不断地研究和改善,论文网分析得出了许多不同测量模型,建构了有效的测量主观幸福感的指标。研究者们还不断地探索更多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方向,与其他学科的理论相结合,对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化理论进行构建,以理论为基础基础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对实验的操纵和纵向设计来揭示出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基本过程及心理机制,为建构整合的幸福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观幸福感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程灶火等认为,主观幸福感有两个主要内容:一个是情感体验,它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等情感频率;另一个是认知成分,它是一种对生活的认知和评价,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进行感知与评价;郑涌和黄希庭等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自己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完整的评估,它同时包含着情感与认知;严标宾和郑雪等主张,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己的独有标准最自己的总体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以代表个人生活质量的心理指标;苗元江主张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依据据已有的
社会标准对生活质量进行总体性评价,是生活满意度以及一些其他方方面的总体评估,然后产生正性情感的一种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大多支持Diener等对主观幸福感的认识:主观幸福感就是依据设定的标准来评价的总体生活质量,然后产生情感体验,包含认知和情感认知成分两个部分,其中认知成分是指生活满意度;而情感成分是指积极情感频率和消极情感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