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的选育工作大多数是利用传统的诱变技术,该技术具有三大显著的优点,分别是速度快、收效大、方法简单。而菌株选育的方法一般包括非定向诱变和定向诱变[4]。非定向诱变是随机的,通过物理、化学的诱变因子使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随机突变,通过简单有效的筛选方式获得所需要的目的菌株。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包括紫外线[5]、γ射线等,常用的化学诱变剂有硫酸二乙酯(DES)[6]、甲基磺酸乙酯(EMS)[7]等。非定向诱变育种技术包括传统的理化性质诱变、原生质体的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等。通常是直接利用外源的诱变因子来进行菌株处理,使菌株的遗传物质发生一定的改变。采用非定向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时,往往不需要彻底清楚地了解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机制。而与之相反的是,定向诱变育种首先就应该了解清楚目标产物在微生物体内的合成机制,一般包括如下的程序[8]: (1)选择合适的酶 (2)根据目标产物的结构确定氨基酸序列 (3)确定突变的位点。定向诱变中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就是将β-葡萄糖苷酶的表达基因转入到宿主菌株,并使其分泌。65507
而在常规诱变育种选育高产菌株时,最关键步骤的就是筛选平板的选择。选择有效合适的筛选平板可以极大的减少后期的筛选工作量。筛选平板是利用待筛选的菌株对平板中的底物降解能力的高低或发生其它化学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或出现水解圈来达到筛选的目的。透明圈筛选法是根据平板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小从而来判断菌株的水解能力。目前已报道的筛选平板包括七叶苷平板和β-葡聚糖刚果红营养平板法[9]。在诱变选育高产β-葡萄糖苷酶产酶菌株的研究中,大多数都是以黑曲霉为出发菌株,因为它与其他的菌株相比,具有较强的β-葡萄糖苷酶的分泌能力而且是被公认的安全生产菌株。任大明[10]等以黑曲霉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UV)、论文网硫酸二乙酯(DES) 和Co60进行复合诱变,使得诱变后菌株的产β-葡萄糖苷酶活性比出发菌株显著提高,3种处理方法分别提高了36%、28%和32%。王景林[11]等人对一种突变型黑曲霉M001分别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TDP辐射仪及空间微重力辐射(SC)等多重诱变因素的多级循环处理,最终得到1株形态发生改变的变异菌株X215。将上述的变异菌株X215以固体培养的方式培养,最终发现其β-葡萄糖苷酶活力提高比较明显,为154 U/g,是出发菌株M001的4.1倍。